胭脂蟲
中西醫藥結合治療,在四個世紀前的澳門已是常態了。
去年澳門政府派發的“抗疫包”亦是中西合璧,既有中成藥的連花清瘟膠囊,也有退燒止痛的西藥撲熱息痛,讓居民各取所需,與四百年前無異。
西方傳教士憑藉從澳門帶去的自鳴鐘,叩開了紫禁城的大門,另一類深受清帝歡迎的禮物,大概就是來自澳門的西藥。
據《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一冊收錄的《廣東巡撫范時崇等奏報差人前往澳門尋藥西洋送到格爾墨斯藥折》所記,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年)二月七日,武英殿監造員外郎張常住傳旨,要求廣東督撫尋格爾墨斯等西洋藥品。廣東巡撫范時崇隨即差人前往廣州、澳門託西洋人尋找,並稱:有格爾墨斯,着台報上送來,如無,將阿爾格而墨斯速速送來。
澳門西洋人接信後即送來格爾墨斯子一包,錫盒第一盒,格爾墨斯藥一件,瓷碗貯第二盒,錫小花盒兩盒樣,一件小磁杯。格爾墨斯(葡文為Quermes),意為胭脂蟲,是一種寄居櫟樹、色如紅胭脂的小蟲;阿爾格而墨斯(葡文為Alquermes),意為胭脂紅酒,即用胭脂蟲炮製的一種藥劑。胭脂紅酒結合苦苣水、野菊苣水、底野迦(Teriaga),正是澳門聖保祿藥房其中一道退燒藥水秘方。
根據《耶穌會羅馬檔案館明清天主教文獻》所記,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年)十一月十八日,澳門聖保祿學院備齊了進獻給康熙皇帝六十大壽的禮品。
各種西洋藥物佔了很大部分,包括治療燒傷藥片一盒,煙草兩盒共十二瓶,上乘歐洲酒六箱,每箱十二瓶,保心石(即波斯公羊胃結石,西洋人用以入藥)兩份共十二盎司,上乘彌撒用酒六箱,每箱十二瓶。還有金雞納、底野迦解毒劑,各種吐根、阿魏、樹脂等製劑,以及各種藥膏、糖漿等,數量如同一個小型藥房。
(養病記 · 三)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