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保姻緣
“十字門中十字開,花王廟里證西來”(潘有度《西洋雜詠》之十六)。花王堂,即聖安多尼教堂,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由耶穌會士於一五五八至一五六〇年間創建。初以竹棚搭成,一六三八年後築成磚牆建築,此後歷經多次被焚和重建,直至一九三〇年對鐘樓及立面進行改建後方成現今模樣。
該教堂的數次被焚,以一八七四年九月二十二日晚的火災最令人印象深刻:當日澳門遭遇特大颱風,聖堂遭雷擊中而失火,但燃燒的火光卻恰好為漆黑海面上焦急求生的漁民指明了方向。爾後風災當天被定為“天災節”,並舉行聖安多尼聖像出遊以作紀念。
花王堂內供奉的是天主教聖人聖安多尼。聖安多尼原名費爾南多 · 德 · 布里奧斯(Fernando de Bulhões),一一九五年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的一個貴族家庭,曾赴非洲、法國和意大利傳教。在天主教傳統中,聖安多尼被認為是“婚姻主保”,相當於華人信俗中的月老。據傳,聖安東尼晚年在意大利傳教期間,曾遇到一名渴望與愛人結婚的女子,但因新郎家境貧寒,無法向女方家中支付嫁妝。於是,聖安東尼私下為他們籌款並將所集款項悄悄地從窗戶丟入該女子房中,令得這對新人順利喜結連理。
供奉天主教“月老”的聖安多尼堂自然成為葡人舉辦婚禮儀式之地,聖堂內外亦因此時常佈滿鮮花,所以華人將其稱之為“花王堂”。中國古代傳說花王為百花之首,管領花事,而花事又象徵人間的婚姻。細細品來,古人將“聖安多尼堂”譯為“花王堂”,堪稱精妙。《澳門記略》記載:“北隅一廟,凡蕃人男女相悅,詣神盟折畢,僧為卜吉完聚,名曰花王廟”。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田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