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亦有“道”
聞說電影有《盜亦有道》這齣戲。誰都知道,戲是假的,易言之故事而已。粵俚說“做戲咁做”。只要情節有理,演員動作逼真,縱使是虛構,也令觀眾信以為真。
道,是甚麼東西?據愚如我者亦知“道”,就是“路”。《史記 · 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證明我的說法是對的。而“盜亦有道”,這是理所當然,他們先探財路,然後門路,更周詳的是退路、後路,是陸路還是水路。膽正命平的走陽關大道;趨吉避凶的走羊腸小道。總而言之,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道,也解作方法、技能。有謂:“賊公計,狀元才。”賊之計謀、方法、技能,堪與滿腹經綸的狀元相比,平起平坐,實在不簡單。昔之孟嘗君的食客之中,就有雞鳴狗盜之徒,孟之不死,多得這班有“道”之盜。
《莊子 · 胠篋》描繪大盜小賊的竊用聖智禮法。最顯著的,莫過於當世田成子之流,不但盜了國家,連“聖知之法”也一併竊了去。“彼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禮法終究為強有力者所獨佔,用以裝修門面,維護既得權益。禮法繩小民有餘,防大盜不足。
《莊》文淺白幽默。胠篋,是一種箱槓之類。從旁開的為“胠”;篋即箱。文章說:為了防止破箱開篋的小賊,於是在箱篋上關緊鎖鈕,捆緊繩索。可是大盜一來就更方便了,他們不必開鎖、解索,隨手舉起箱篋,挑起囊袋就走,唯恐繩索捆不緊,鎖不牢。鎖緊、捆牢,這些方法是聖人想出來的。所以文章說“聖人生而大盜起”,“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隨手掀開報章,整版的篇章,大部分是盜與騙:“女子為見男網友,墜點卡騙局”;內地學生墮“公檢法”,失七十九萬元;更甚者,九旬老婦,接獲來歷不明電話,誤信兒子醉後打人,需賠醫藥費,竟被騙逾十一萬元。盜亦有“道”,信矣!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