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爆南北戰爭未暇趁火打劫
法國作家雨果強烈譴責聯軍在北京城郊及圓明園的暴行,形容事件為“兩個強盜的勝利”。中國最終簽署了《北京條約》,承諾開放天津為商埠;允外國人在中國招人出洋做苦工(西方人口中“販運人口罪行”的開始,澳門成“賣豬仔”中心);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允許法國傳教士買地租地建教堂;賠償英法軍費各白銀八百萬両;割讓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予俄。美國其時爆發南北戰爭,未暇趁火打劫。事後因“利益均沾”條款取得了許多特權。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指“鴉片戰爭同美國的毒品危機不同,這場漫長的戰爭以(中國)勝利告終”。文內提到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一股強調基本價值觀的民族復興運動興起,“那是一個革命和內亂的時期,但所有的中國人都決心在他們的國家內根除鴉片癮,美國和歐洲列強在這方面也支持他們”。
實情是英商在國家武力的掩護下,傾銷鴉片的行為太過份,歐美國家再不支持中國禁煙,就是幫兇。
一九○六年,清王朝滅亡前幾年,中國政府與印度簽訂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協議,明確規定中國應停止在國內種植罌粟,並禁止消費鴉片;條件是印度對華出口鴉片等量減少,於十年內完全停止。
這份協議,推翻了英國長期以來對印度的政策。在羅斯福的建議下,一九一一年在上海召開了一個國際鴉片會議。會上,英和法等十三個世界大國同意實施限制鴉片,只用於治療和科學用途的國際政策。
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跟大隊,為自己洗底。
(英殖民統治如何消滅一億印度人口 · 八)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