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食匀全城南洋味
旅遊城市
土地誕大耶穌中西共享
居有其所
青洲河畔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食匀全城南洋味

悅 言


美丹小食係本澳知名老店


三盞燈麵食咖啡室有地道緬甸菜


伙牛越南料理出品營養濃郁


印尼爪哇美食由印尼人掌廚


來利印尼美食的招牌三色米飯


金越越南牛肉粉專用越南醬料


巷仔冰室有正宗馬來菜


越味玲館有北越吃法


堤岸越南特式美食米紙卷用料足

    食匀全城南洋味

    緬甸椰汁咖喱雞麵、馬拉椰漿飯、越南牛肉粉、印尼沙嗲牛肉串,好味的東南亞菜確實數之不盡,但無需周遊列國,來到澳門就可以一網打盡,秘訣是跟着政府“特色店”計劃的美食地圖搵食。

    三盞燈緬華之味

    首站來到“三盞燈”,即嘉路米耶圓形地,此處是緬甸華僑聚居地,素有“小仰光”之稱。居澳數十載的緬甸華僑,將家鄉的地道美食帶到澳門,其中麵食如魚湯粉、椰汁雞麵和緬甸撈麵等為人津津樂道。傳統的魚湯粉,會配上馬豆餅或油條一起進食,姊妹店“雅馨緬甸餐廳”、“雅香粉麵咖啡店”就保留這個正宗傳統。兩店於飛能便度街毗鄰而座,菜餚麵食沿用同一製作傳統——用味道濃郁的泥鰍,經過拆肉爆香、冷卻熬湯、雪藏等繁複工序,做出魚湯粉的湯底。還有店長自創的膠兜撈麵,將馬拉盞、雞絲等與麵條黏連得更緊密,所有的味道、香氣都能均勻融合,據說這拿手好戲吸引不少鄰埠的食家、名人撐場,說不定會巧遇某君。

    “三盞燈麵食咖啡室”堅持做地道緬甸菜二十年,三色雞髀飯糅合緬甸和越南特色,色香味俱全,緬甸自製咖喱粉令雞腿增香不少。該店的“茶葉撈”為澳門街“始祖”,醃製過的茶葉有點似鹹酸菜,拌上炸香八寶豆,蠻有特色。

    亞利鴉架街的“緬華南國小食店”如其名,將“緬華”家常菜以“便宜大碗”的風格益街坊。以幾種緬甸特色香料煲的印度辣雞飯,香辣美滋滋;鹹蛋蒸肉餅,是店裡最出名、最熱銷的中式飯,大人小孩都適合。

    來到由緬甸人全員主理的雅廉訪“368小食緬甸菜”,緬甸撈麵是夏日一絕,撈上洋蔥和醋汁,酸冷開胃,適合夏日解暑,更有魚湯相送。除了麵食,可以試下緬甸式四寶飯,配上豬耳、大腸、排骨和雞蛋,美味料足,成為不少食客的心頭好。

    地道新派越南菜

    最受澳門人喜愛的越南菜,莫過於生牛肉河粉,每一間越南餐廳都有自己的獨特風味。來到沙嘉都喇街的“發達越南小食”,幾乎人人都會叫一碗生熟牛肉米,嫩滑的牛肉,淋上由牛骨、牛腩、雞肉熬製十幾個小時的一勺熱湯後變成粉紅色,鮮嫩吸引。它的春卷和扎肉卷亦做得不俗,用米皮卷肉菜,清新健康。

    東望洋新街的“金越越南牛肉粉”,創始人是越南華僑,因此堅持使用原汁原味的越南醬料。牛肉粉湯底以大量牛腱牛骨去煮,鮮甜味美,金不換、辣椒粒、青檸等配料也不缺,味道層次相當豐富。牛肉片採鮮牛肉灼成,口感更優。

    美的路主教街的“伙牛越南料理”,招牌“伙牛”也是到店必嘗,牛骨藥材熬足八小時湯底,營養濃郁,牛柳入口即化;更有牛展牛耳牛筋,堪稱牛界“全家桶”。而廿四小時營業、號稱“深夜食堂”的“亞蘇廚房”,招牌生牛肉河粉是必點菜之一,洋蔥絲配牛肉,香甜清新,獨特之處存湯底,配料豐富口感有層次。

    撈檬,也是越南菜的特色,配上薄荷葉和酸辣醬,分外惹味。新橋大纜巷“堤岸越南特式美食”的炸春卷撈粉,就加了這兩款配料,還跟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嘗過就知多美味。三盞燈飛能便度圍的“越味玲館”,最受歡迎菜式要數特色蝦醬拼盤,內含檬粉、炸豆腐及九層塔,配糖、蝦醬和青桔一起吃,口味豐富。燒肉撈檬為越南北方吃法,配菜與粉分開讓客人自己撈,感覺更過癮、更新鮮。

    印尼風味香噴噴

    越南蟹湯檬,靈魂同樣是湯,紅窗門“伙兄弟”的做法,是蟹湯與番茄湯混搭,蟹膏湯瀨粉配上自製蟹膏和油炸鬼,油炸鬼吸收了湯的精華,啖啖爆汁。美麗街的“海越越南美食”,蟹湯由香炒後的蟹和蝦米熬製而成,蟹味香濃絕對要喝。還要推介魚露雞翼,雞翅輕輕炸再煎,淋上魚露汁,外焦內嫩,令人口水直流。

    餸菜的好味道,是源於出品人的情懷。來自東南亞的歸僑,把他們對原居地的思念寄情到他們的味蕾上,在澳門開的餐廳,蘊含着對故里揮之不去的眷念。在鏡湖馬路的“來利印尼美食”,可以品嘗滿載印尼風味的三色米飯,紅菜頭汁染的紅色飯、新鮮黃薑製作的黃色飯、由斑斕葉染成的椰汁綠色飯,五彩繽紛,承載的是對家鄉滿滿的熱愛。

    在關前街附近果欄街開的“印尼爪哇美食”,由印尼人掌廚,三兩下工夫,就燒出沙嗲的一切:沙嗲雞、沙嗲羊、沙嗲牛,還有甜甜辣辣的印尼烤雞,花生醬汁特別香。該店的脆皮蛋、脆豆腐,令許多身在澳門的印尼人嚮往,獨特的風味加上香脆的口感,成為一解思鄉之愁的寄託。

    每逢雨天,總愛來一碗暖心的叻沙湯麵,混合細滑椰漿與辛辣香料,在金黃綿柔的湯汁中帶來難以言喻的味蕾享受。福德新街的“老孫亞洲麵家”烹煮東南亞各式料理,其中包括廚師親身調製的海鮮叻沙湯麵,辣度、鮮度拿捏得剛剛好,刺激味蕾。

    十六浦海邊新街的“南洋咖啡”是一家現代新加坡餐廳,提供各式各樣新加坡家喻戶曉的美食,咖椰多士、海南雞飯、咖喱雞和肉骨茶等,呈現及保留最地道的南洋風味。

    新橋老店招牌菜

    最後回歸到歸僑聚居地新橋區,在另一家新派餐廳“巷仔冰室”,可以吃到非常正宗的馬來菜。椰汁飯在這裡被音譯為“辣死藍/綠貓”;媽蜜醬是一種發酵的醬,醃炸出的排骨可撈麵飯;除此之外也有本地菜品可供選擇。燒雞最能體現店家的用心:醃製、風乾十二小時、滾油澆潑,方得皮脆肉嫩、廣受好評的招牌菜。

    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開門經營的新橋“美丹小食店”馳名澳門,食物品質數十載如一日。除了以斑蘭汁和新鮮椰汁搭配的傳統椰汁香葉飯值得一試外,“朗東”也很有代表性,一塊塊糯米糰,浸飽在香濃的椰汁湯裡,加上其他配菜後,糯米口感變得更加綿密細膩,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道印尼菜。澳門的東南亞美食之所以感覺地道,正是因為歸僑將美食與文化血脈連成一線,相信這也是令店家和食客都倍感幸福的事。

    (下)

    文:悅  言

    (圖片摘自經科局網頁)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