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5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路環狗房改造增四成收容空間
空間擴容
去年犬貓領養領回率達七成
市諮委:打造社區特色新街市
黃柳權訪創孵中心勉抓機遇
《思維導圖高效學習地圖》首發
文教出版協赴京新書交流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路環狗房改造增四成收容空間



貓舍設施貼合貓隻的天性


路環狗房舊犬倉隨後將優化

    停車場改倉舍   組合屋方式增建

    路環狗房改造增四成收容空間

    【本報消息】市政署改造路環市政狗房設備,將增設三十五個犬籠和二十個貓籠,以及動物醫療空間等,連同澳門市政狗房,當局轄下的犬、貓籠將分別增至一百一十個和六十六個,整體收容空間將增加近四成半。

    增收容領養運轉率

    市政署昨日下午三時向傳媒介紹路環狗房優化設施,動物檢疫監管處長蔡淑儀表示,路環狗房新動物倉舍在原停車場,以組合屋方式增建,目前仍待部分籠具抵澳,爭取今季內啟用,緩解當局超收流浪動物的情況,分擔市政狗房工作,並提升動物隔離檢疫區、留置觀察區及待領養區功能和動物福利,進一步促進動物收容領養的運轉率。待新倉舍投入運作後,舊倉舍亦將安排設施優化。

    防風防火防水隔熱

    目前澳門及路環市政狗房共有七十五個犬倉、四十六個貓倉,基於衛生及安全考量,原則上每隻動物應獨立安放,不宜混在同一倉內。然而,由於空間有限,目前共有一百三十五隻犬、七十六隻貓收容在市政狗房,長期存在超收情況,難以按動物體型、性別、健康狀況、其他特殊需要分配倉籠,對收治的動物有一定影響。

    新倉舍的設施已對防風、防火、防水、隔熱等多方面考量及調整優化,達到動物倉舍的標準。倉舍均設有機械式通風及冷暖設備,確保通風和溫濕度調節;地面及牆身物料亦選用接縫少、密度高的材質,便於日常洗刷及消毒,以保持環境潔淨衛生。考慮到犬舍以收容中大型唐犬為主,每個犬籠面積約三點五平方米,並劃分為室內及室外活動空間,以符合狗隻的活動需要;貓舍方面,採用模組籠具,每個貓籠面積〇點八平方米,內設層板,以增加垂直活動空間,並分隔生活區及貓砂盤區,貼合貓隻的天性需求。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