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選拔國際航天員
據中新社、央視新聞網消息:一直以來,中國載人航天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世界上所有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一道,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在此次“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上,就展示了大量近年來圍繞中國載人航天的國際合作成果。
多國提出飛行需求
目前,與聯合國外空司、歐洲空間局共同遴選的多個空間科學應用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相關載荷將於今年開始陸續上行中國空間站開展實驗。此外,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已有多個國家提出選派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需求。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表示,我們即將開始準備選拔國際的航天員,到我們空間站上去,一起來聯合開展科學實驗等等。來到中國的空間站,用中國的飛船上太空,對中國的飛行器要進行熟悉,這方面的工作可能只能等到了國內以後,我們專門由教員為他們進行輔導。我們也希望國外的航天員來中國的空間站,也更多了解中國文化。當然我們也期望,國家之間航天員之間的文化的交流,互相促進,也會更有價值。
語言不是一種障礙
隨着中國空間站建成,未來國外宇航員是否會進駐中國空間站備受關注,考慮到空間站的操作設備是中文標注,他們的中文水平是一大關鍵。談及國外宇航員學中文的興趣如何,英國國家空間學院院長、英國國家航天中心主任阿努 · 歐嘉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如果有機會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國際飛行任務,宇航員們將非常感興趣,而語言學習在語言培訓支持下是可能實現的,並不是障礙。
此前,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 · 克里斯托福雷蒂曾在社交媒體上用中國古文感嘆宇宙之美,引起網友熱議。阿努 · 歐嘉說,他曾和薩曼莎 · 克里斯托福雷蒂討論過她與宇航員馬蒂亞斯 · 毛雷爾參加的中國組織的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培訓效果很好,兩位宇航員都會說流利的中文。
目前中國空間站的工作語言是中文。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認為,國外宇航員進駐中國空間站,可能需要學習中文,這也是國際慣例。
阿努 · 歐嘉認為,進行太空飛行能給人強大的驅動力。他認為如果有機會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國際飛行任務,宇航員們將非常感興趣,而語言學習在語言培訓支持下是可能實現的。
阿努 · 歐嘉指出,作為中國的項目,中國空間站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合情合理。事實上,也有一些英語很好的中國航天員。可能參與中國空間站任務的國際宇航員都至少接受過基本水平的普通話培訓,尤其是應急培訓。
阿努 · 歐嘉並不認為語言是一種障礙,尤其對年輕一代而言,“我們現在的宇航員候選人年齡都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出頭。年輕一代的視野更加國際化,接觸其他語言的經歷也更多,這批候選人有能力應對語言挑戰”。
國外宇航員進駐中國空間站還需滿足哪些條件?楊宇光認為,中外航天合作的最重要目標是為人類科學技術作貢獻。參與中國空間站科研活動的國外宇航員應對科學實驗項目非常熟悉,能够在軌進行正確操作,處置非正常情況,甚至他們本人就是實驗設計者或實驗設備製造的參與者,這是最重要的條件。
楊宇光還指出,在航天領域,尤其是載人航天,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外航天員都必須進行充分的訓練,包括超重耐力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