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去年電騙損失金額升近四倍
男外僱傷頭送院搶救
男子醉駕自炒被控
菲籍女商人涉詐騙洗錢被拘
兩男女涉假鑽戒詐騙被捕
新聞特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去年電騙損失金額升近四倍

    去年電騙損失金額升近四倍

    假冒政府機關人員佔逾九成    受害青年居多

    【本報消息】電話騙案時有發生,司警局去年就電話詐騙案共開立一百一十二宗專案調查,較前年八十九宗上升逾兩成半。去年最常見的電話詐騙案類型是“假冒政府機關人員”,其次是“假冒網絡平台客服”詐騙,但“猜猜我是誰”去年比例顯著減少。

    四成受害人屬青年

    司警表示,去年開立的電騙案件中“假冒政府機關人員”有八十六宗,佔總個案近七成七;“假冒網絡平台客服”二十一宗,佔一成九;“猜猜我是誰”則只有五宗。

    上述案件涉及一百一十四名受害人,女性多於男性,分別有六十五人及四十九人。電話詐騙案的受害人以年輕人偏多,去年近四成受害人是二十五至三十四歲青年,此組別受害人比例增加約一成一,但整體上受害人平均年齡為三十五點二歲,與前年的平均年齡三十六點四歲差別不大。近兩年發生的電話詐騙案中,逾三分之二受害人為澳門居民;超過一半受害人是在職人士,有近兩成是學生,其餘均屬無業、 退休、家庭主婦等非在職人士。

    受害人報稱的總損失金額逾四千○三十萬澳門元,是前年報稱總損失金額約一千○四十萬的三點九倍,報稱有相當巨額損失受害人比例亦從前年的一成八增至約三成。

    “猜我”上當長者多

    經分析,“猜猜我是誰”騙案的受害人以長者居多,去年全部受害人都是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受害人平均年齡為七十五點三歲,遠高於前年的平均年齡五十七點四歲,報稱總損失金額逾二十五萬七千澳門元。“假冒政府機關人員”騙案的受害人多為青年,騙案中受害人報稱總損失金額為三千八百七十多萬澳門元,是前年的四點四倍。

    “假冒網絡平台客服”詐騙手法自二○一八年開始於本澳出現,騙徒假冒網購、網絡借貸、網絡投資等平台的客服進行詐騙,去年報稱總損失金額逾一百三十七萬澳門元,為前年的三點二倍。

    司警表示,會繼續做好群眾防罪教育工作,提升社會各界對新型犯罪手法的警惕,從根源減少相關案件發生。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