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華冀聯國講公道話辦公道事
秦剛促日制止右翼釣島挑釁
全國政協增環境資源界別
外交部:意圖令人警惕
華籲增發展國代表性
中方:採必要措施維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全國政協增環境資源界別

    全國政協增環境資源界別

    【中新社北京二日電】“環境資源界別的設立,不僅順應了國家對環境資源的新認知,也是實現‘雙碳’目標、保障耕地及能源安全的必然舉措。”數位專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如是表示。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一月十八日公佈,其中新出現“環境資源界”。這是自一九九三年第八屆全國政協增設“經濟界”以來,全國政協首次出現新增界別。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就此刊發報道。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環境資源界的委員。

    童金南介紹,二○二○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增加了四十多名委員,他是其中一位;新增委員的目的之一,便是為了籌建環境資源界別。隨後,“積極推進增設資源環境界別的後續工作”被寫進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二○二○年工作綜述。

    國家重視環境資源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於一九九八年三月成立,是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的九個專門委員會之一。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維宸說,這些年來,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意識到環境和資源方面人士分散在不同界別中,導致他們提出的政策建議較為分散,因此強力推動環境資源界的設立。此後,這些政協委員的發聲能够更集中,履職更有力。

    根據名單,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共設置卅四個界別,委員共計二千一百七十二人,其中環境資源界有八十五位委員,在卅四個界別中屬於人數較多的一個。

    環境資源界八十五名委員的背景涵蓋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水務、城市規劃等多個領域。多名委員為連任,此前分散於科學技術界、農業界、九三學社等;他們幾乎都曾提交過與環境資源相關的提案。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全國政協設立環境資源界,表現出國家層面對環境資源的高度重視,“這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很大的關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國注重規模數量型的經濟增長,後來要實現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環境資源保護就變得極為重要。”汪玉凱認為,改革開放走到今天,環境資源受到高度重視是必然的趨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