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友情與政治影射
——談《伊尼舍林的女妖》
英國、愛爾蘭合製的《伊尼舍林的女妖》,去年起在國際上屢獲殊榮,並獲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氣勢如虹。然而這並非典型獲獎戲,沒有女妖,更無史詩式故事,只是兩個男人爭吵絕交的過程,其實暗喻愛爾蘭內戰。
劇情設在一九二三年愛爾蘭外島,人煙稀少,人與人關係密切。哥連費路與班頓基臣本是死黨,日日下午在酒館聊天。豈料班頓突然提出絕交,哥連查過究竟,越搞越大鑊。過程盡現兩人的一流演技,尤其哥連,從昔日荷里活“壞孩子”到今天的性格演員,演技越來越勁。今次他演憤怒、懼怕、傻笨又不知所措的中佬,眼神特別有戲,大有機會奪奧斯卡影帝;片中每一人的演技均佳,內斂且有戲味,交織出可觀群戲。
影片寫兩人友情複雜難言,沒有清晰交代絕交原因,只提及歲月、藝術、人性變化等,並在脫離憎恨中刻劃出越交談越引來反感的表現。兩人幾次對話坦率有力,當中兩次對話之後,班頓自斷手指,以示絕交堅定,這殘暴行為讓人深思。最後怒火中燒毀好友房屋,驚心動魄。影片因而拍出血腥與友情結合的小品,悲哀動人。
英國導演馬田麥當奴曾拍過《癲狗喪七》、《廣告牌殺人事件》等,每次出手不凡。今次悲喜交集,反通俗反矯情,拍攝兩男恩怨不落俗套、難以明瞭,採光有一流水平,整體具自然風味。衰格警察、多嘴少男、鬼馬神父等枝節人物亦維妙維肖,人物閒言閒語等盡現古代小鄉村特質,巫婆預言增添傳說味道,形成了世界偏僻角落的寓言。
翻查資料,愛爾蘭在一九二二至二三年發生內戰,敵對雙方領袖曾是生死之交,後來因政見不同反目成仇。本片中出現內島炮火,對白也輕輕觸及內戰,似乎借兩主角恩怨影射,勾勒出難以言喻的人性與人情轉變,既荒謬又悲涼。整體格局因而提升,開拓出多元閱讀空間。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