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條例放寬售賣營造特色茶座網紅街市
市諮委獻策活化攤販街市經營
【本報消息】市政諮詢委員會昨舉行平常會議,多名委員關注本澳小販區、街市的營商和活化等問題,冀當局因時因地制宜,修改條例、放寬售賣品種,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回應社會發展步伐。
會議昨日下午三時在市政署大樓禮堂舉行,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柯嵐及多名成員出席,介紹近期的工作概況。
推輕食配合休閒
議程前發言時,委員黃淑筠表示,各行各業都捉緊機會追趕復甦的步伐,面對消費習慣和經營模式持續變化,市政署也應檢視現有市政條例,按社會狀況及小販特性,制訂及盡早頒佈《小販管理制度》。本澳部分小販區有名氣又有粉絲,但受條例所限,部分小販區如澳門必到“打卡點”大三巴,拍結婚照熱門的西望洋主教山,小販區只能售賣工藝紀念品,連支裝水、盒裝飲品等都不能賣。
現時小販持牌人年滿六十歲或以上的佔近八成,黃淑筠冀活化現有經營條件,吸納更多新力軍加入,讓行業持續發展,同時激活舊區。建議放寬小販區售賣種類,旅遊景點的小販區除特色工藝品外,也可放寬售賣預包裝飲料和食品。部分地點轉為特色茶座,旅遊景點如主教山小販區、阿婆井前地售賣亭等,以“黃昏薈萃議事亭露天茶座”、九澳“七苦聖母小堂露天茶座”為例子,變作特色茶座,推輕食文化,回應市場需求,配合世遺休閒氣息,為城市人以及旅客提供休歇點。
增攤主消防意識
委員張嘉敏表示,筷子基小販區火災應為前車之鑒。義字街小販區人流量大,攤檔擺放物品繁多,裸露紊亂的電線抬頭可見,部分攤檔疑似不規範使用電器電路。建議加強義字街小販區的日常管理和巡查,監管攤檔設備和空間使用情況,提高攤主消防安全意識,逐步推動小販區硬件設備和環境優化。
同時,應優化小販區內防火滅火設備,例如加設灑水滅火系統,增加攤檔滅火效能,加裝火警自動和手動警報設備。亦可參考鄰埠地區,推出資助方案,支持攤主改善攤檔的防火效能,如推動使用耐燃的防火材料搭建簷篷等。
委員陳冰冰表示,位於官也街的氹仔街市作為區內唯一的街市,自二○一九年重建以來,街市內人流稀少,有商戶反映近兩、三年來,生意額日益減少,降幅近三分之二。街市重建以來,衛生環境較以前好,各項設施相對齊全,但面對外部環境和居民消費模式的轉變,街市的內部設施和組成,甚至模式都要與時俱進。
擴街市公共空間
陳冰冰建議參考本澳不同區域的街市,在氹仔街市設熟食攤檔,規劃街市走本地特色旅遊街市路線,包裝和講好街市歷史文化故事,除一般的生鮮貨品供應外,旅客可體驗旅遊城市特色街市、小食檔等,且可進行當下流行的“打卡”文化,利用互聯網宣傳吸引消費者,打造網紅點。因應實際情況合併或拆卸面積較細的攤位,優化經營及擴闊街市內的公共空間,改善營商環境和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