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粵推建灣區外圍生態屏障
粵擬建大灣區綠色藍灣
粵黑臉琵鷺423隻創新高
婦聯頤康長者製兔子飾品
街總青頤團拜冀復注資央積金
新聞特搜
平安通禮包送暖長者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月2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粵擬建大灣區綠色藍灣



濱海新區博賀鎮沿海防護林

    修復珠中等十四地市藍色海岸帶

    粵擬建大灣區綠色藍灣

    《廣東省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二○二一至二○三五年)》提出修復涉及珠海、中山等十四個沿海地市的藍色海岸帶,建設大灣區綠色藍灣,築起保護沿海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沿海生態受損

    規劃指出,藍色海岸帶區域主要涉及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陽共十四個沿海地市,涉及南海重要海洋生態系統,由韓江河口、珠江河口、練江河口、鑒江河口、大亞灣——大鵬灣、靖海灣、柘林灣、紅海灣——碣石灣、陽江灣、水東灣——博賀灣、鎮海灣——廣海灣——銀湖灣、雷州半島、南澳島——南澎列島、川山群島、萬山群島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組成。

    目前,區域內的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受損。海岸帶生態防護能力逐漸減弱,赤潮等海洋生態災害頻發。漁業資源過度開發,海洋魚類產卵場、索餌場、棲息生境和洄游通道受損,生物多樣性降低。部分海島遭受破壞。近岸海域水環境較差。

    規劃提出,廣東將以“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為抓手,統籌推進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加強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提升海洋藍碳固碳增匯能力。

    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推進全省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建設,發展紅樹林生態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形成“紅樹林+生態養殖+生態旅遊+碳匯交易”等綠色產業發展示範。開展紅樹林生態系統碳匯交易試點,逐步完善藍碳碳匯項目開發交易標準體系,建立紅樹林碳匯交易機制。

    積極探索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動紅樹林周邊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大灣區綠色藍灣。分類保護修復海岸線,對嚴格保護岸線重點加強自然岸線生態修復,對限制開發岸線重點加強人工岸線的改造,對優化利用岸線重點加強海岸生態功能提升。推進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建設,加強海堤生態化建設,提高海岸帶防災減災綜合能力。

    其中,在珠江河口區域將嚴控入海污染物排放。提升流域——河口——海岸生態水文連通性,保障魚類生態廊道連通。加強受損岸線和人工岸線生態修復,拆除非法圍海養殖、非法構築物等。

    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提升防災減災能力,開展東部翠亨濱海新區、中珠聯圍等海堤生態化工程,促進海堤防災與生態功能協同增效。建設濱海灣新區——威遠島板塊、南沙新區、逸仙灣、香爐灣、壁青灣——銀沙灘美麗海灣。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