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舊迎新
“斷捨離”不是一個字,也不是動詞,“這三個字要分開來看”。
一、斷,是阻斷的意思,“本來不是你的東西,不要買或是不要擁有,這是阻斷。”例如逛街時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包,終於打三折了,如果不需要就算再便宜都不能買,這是“阻斷”。二、捨,檢視自己擁有的,捨棄不需要、不合用的。她舉例,每個人的衣櫃一定都會有同色系的衣服,如二十件黑色上衣,“檢視現有的物品,把不喜歡、不需要的捨棄。”三、離,是最終狀態,有點像佛家說的“出離心”。離不是“沒有”,而是物品的存在本身,不會影響到我的心情。她舉例,家中物品很多,但是不會影響到我,也不會成為罣礙。
【摘自:〈清理不是盲目丟、否則會再買回來!“這三樣”一定要送走〉,彭蕙珍,《今周刊》,二○二三年一月十六日】
年廿八,洗邋遢。不少人都會趁着這天整理家居,以迎接新一年的來臨。這時候,不少人愛將“斷捨離”這個近年興起的名詞掛在嘴邊,以此來形容自己將東西丟棄的行動。
然而,與其說斷捨離就是丟東西,不如將之看待成一個整理的心法:它要求大家認真審視物件與自己的關係、客觀看待自己對物質的慾望。
透過持續實踐這兩件事,我們就可超脫物質的羈絆,不再因為擁有或失去某種東西而影響心情。換言之,斷捨離所要整理的不是物件、家居環境,而是看待事物的心態。正因如此,在丟棄或購物過程中,大家需要時刻與自己對話,追問自己何以要這樣做?是否非擁有或清掉此物不可?
斷捨離是一個坦然面對自我的過程。趁着今天,不妨也與自己來個真誠對話,清空一下腦袋裏的思想垃圾。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