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區促引客盤活周邊舊區
本澳放寬入境及過境防疫措施,訪澳旅客量大增。乘此東風,因疫情延期推出的“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終敲定檔期,於年初一至初三及正月十四至十五限時實施,屆時配以多元演出及活動,料可增加引客效應。
中區新馬路向來是交通幹道,車水馬龍,上下班時段及節假日尤甚。近期跨部門經過共同協調與努力,並獲六大旅遊綜合企業支持,玉成這次步行區計劃。屆時新馬路分三大主題路段,致力以步行區輻射活化周邊舊區街道,凝聚最大商圈。
綜觀世界各地尤其鄰近地區,步行專區很常見,亦很成功。例如北京王府井大街、廣州北京路及中山步行街等,方便遊者舒適步行、購物、用餐等,堪澳借鏡。但平日交通繁忙的新馬路,要改爲步行區,難度相當大,跨部門要克服重重困難,才可把長約四百五十米的一段新馬路劃作限時步行區。這對地方不大的澳門而言可謂壯舉,對遊客和居民也具有吸引力。
試想,當漫步步行區,新馬路兩旁的特色建築物影入眼簾,可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當閒坐原是馬路的茶座嘆咖啡、嘗地道美食,可獲取不一樣的體驗;還可細看系列非遺展演,增加對這些傳統技藝的認識。遊走其中,必有所思,定有所獲。倘走向鄰近街巷的指引清晰,推廣到位,可把高密度客流輻射至周邊,讓鄰近舊區街巷商戶皆可受惠,一舉多得。
步行區設置期間,交通無疑受影響,跨部門宜妥善安排區內公共及私人停車場車輛正常出入不受阻。為商戶上落貨劃定時段同專區,錯開步行區實施時段。盡早公佈須調整的巴士路線,讓大眾尤其長者、行動不便人士等知悉,做足做好準備。
抗疫三年走到尾聲,此際推出步行區,有助提振商戶士氣,加快經濟復甦,希望藉遊客重臨掀起消費潮,激活社區文旅活力。該計劃始終初試啼聲,料必有不少細節可以調整。跨部門宜廣泛徵集社會意見,不斷改進,精益求精。倘計劃成功,可能成為其他社區打造同類步行區的範本。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