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的實相
通識認為人類是群居動物。從原始時代的基礎生存到現代社會的資源交換,皆顯示人類想要獲得更多,就得合作。而合作就代表交集、交流、交換,人與人需要配合、融入……達成目標後的歡慶、娛樂,人們也喜歡呼朋喚友,結伴而行,之前攻克困難時有多需要精誠團結,而今成功的快樂就有多需要分享。
但人心隔肚皮,各人心中的天秤總是不可避免地向自己的立場傾斜,尤其是律法規則、公序良俗之外的一些利益與名譽的取捨,多數人都不會秉持公正、公平的第三方視角來看待事情的狀況。為維護自己的得失,甚至扭曲邏輯、失去理性,無法良性溝通。
若涉及物質利益,還能理解這種偏頗,畢竟俗語有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而有些僅僅是私慾——譬如逞口舌之慾,只是為了獲得存在感與關注,就像鍵盤俠們,口沒遮攔,信口開河。或者前一秒信誓旦旦,後一秒出賣背叛,說起來都是芝麻小事見真章,聽起來都是挑撥是非造麻煩。隔閡、疏離、委屈與不得不廝混在一起的荒謬關係就建立起來了。人性複雜,因三觀隨着人們的眼界、見識與需求不斷建立與打破乃至更替,所謂無原則、所謂雙標,就是因為他人需求與自我需求發生了置換。
見多了,就覺得那些善於交際、長袖善舞的人雖然有優秀的處世能力,但人事麻煩也不會少,公說婆說各有道理,自己還有自己一番理。人們總覺得自己的觀感與判斷才是正確的,於是要維持和諧關係,要麼一邊滔滔不絕,另一邊閉口不言;要麼就是一邊強勢蠻橫還強調委屈,另一邊忍辱負重還強顏歡笑,莫名覺得與其這樣日日周旋,時時廝混,不如形影相依,孤家寡人落得天高地遠、自由自在。
這想法確實偏激,但誰不喜歡以“我”為中心地活着呢,雖少了觀眾與分享,也少了諸多是非與無效溝通。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