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傳播論壇探討科普發展
【本報記者廣州六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科學文化傳播論壇今日在廣州舉辦。多位專家線上作主旨報告,探討新技術新媒體融合和跨界背景下,科學傳播和科普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新手段和新思路。
論壇由廣東省科技廳指導,廣東科學中心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主辦。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表示,在新時代背景下,科普的理念、方式、方法等也發生巨大變化,科普要直面真問題,採用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公民科學素質普遍提升。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鄧理峰認為,深度媒介化給科普工作帶來的全新挑戰,科普和科學傳播的價值是弘揚理性。提出知識普及和關係培育兩條技術路線,認為通過培育傳受之間的信任關係,平衡科技理性與社會理性及價值理性,創新公共溝通的組織方式和過程,可改善知識科普的成效。
科普作家嚴瑩(三蝶紀)分享在深圳十餘年的生物多樣性記錄、自然科普傳播經驗,認為善用新媒體可讓科普傳播更廣泛和更有活力。廣東廣播電視台交通之聲主持人盧弢兒認為科普應抓住公眾的獵奇心理,結合社會熱點話題,以互動形式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杜春磊展示社會力量參與科學文化傳播的典型案例,分享正佳獨有的科普產業發展模式與發展成果,認為激活社會力量參與科普事業,培育高價值企業打造可持續科普產業,可有效促進區域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加快科學文化深度融合和科普事業創新轉型升級。
廣東科學中心在論壇上還發佈科普融媒體工作室建設計劃。該中心目前初步構建包括官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九個自有媒體傳播渠道,以及逾二十家戰略合作媒體支持的融媒體科普傳播矩陣。廣東科學中心主任盧金貴表示,今後工作室將進一步壯大科學傳播專家團隊,積極創作優質內容,為公眾提供更多既能滿足知識需求,又能增強精神力量的科普作品與數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