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3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穗新冠疫情高峰已過
張伯禮列五轉重症指徵
多地新增感染回落
滬一線醫護獲六千元補貼
農曆癸卯兔年“閏二月”
混淆視聽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張伯禮列五轉重症指徵

    張伯禮列五轉重症指徵

    目前,北方一些城市已經度過感染高峰,正在應對即將到來的重症高峰。很多“陽過”擔心自己或家人會發展成重症,而那些還未中招的人們,對於未知的重症高峰充滿擔憂,各種疑問接踵而來。

    出現一項就要注意

    “高燒不退是重症嗎”、“咳嗽不停是病情在加重嗎”、“陽康後還會轉重症嗎”……對於大部分居家康復的人,如何判斷自己到底是在逐漸康復還是有重症趨勢?如何預防轉向重症?針對這些大家近期普遍關切的問題,央廣網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

    預防重症、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早發現、及早研判、及早治療非常重要。張伯禮表示,“很多患者誤以為自己在好轉,等出現急性症狀再送到急診時,就已經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及早發現重症的指徵非常重要。

    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居家康復期間,如何判斷病情是在逐漸康復,還是出現了轉重症的趨勢呢?張伯禮給出了五個轉重症標準:

    (一)發熱持續不退。一般情況下,發熱超過三十八點五攝氏度,服了退燒藥,仍發熱持續三天以上要特別關注。

    (二)呼吸困難,活動後氣喘,呼吸頻率比較快。一般情況下,健康人的呼吸頻率大致為每分鐘十至二十次,如果每分鐘呼吸超過三十次,需要重點關注。

    (三)持續出現比較嚴重的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四)精神狀態不佳,出現淡漠、恍惚、煩躁,或反應遲鈍等表現。特別警覺一些老年人機體已經缺氧,卻沒有呼吸困難的表現,這是靜默性缺氧,如果家裡有血氧儀,應監測指氧飽和度,若持續低於百分之九十三,要及時送醫。若無血氧儀,觀察活動後即氣促、心慌及精神狀態差的也要格外關注。

    (五)原有基礎病加重。比如,原來血壓控制得不錯,“陽了”後血壓控制不住了,或者出現了頑固的心絞痛、血糖明顯增高等問題。

    張伯禮強調,以上現象都可能是轉向重症的標誌,出現一項就應特別注意,若同時出現多條就必須及時送醫。

    中西藥並用成關鍵

    近期,多個城市出現了感染高峰、重症高峰,重症患者較多,導致各大醫院急診爆滿、ICU病房緊張。“這波疫情比預想的進展要快,規模要大。”張伯禮表示,雖然重症的比例不高,但在感染高峰期,感染人數多,重症患者的絕對值並不低。目前各地增加發熱門診、擴容ICU重症病房、調配重症醫護力量等相應措施後,局面已經初步得到改觀。

    “重症救治的目的是千方百計搶救每一個病人的生命。”張伯禮強調,綜合此前的經驗,做好以下三點很重要。

    (一)早發現,早研判,早治療,可有效防止重症轉危重症,也可以給治療搶救爭取時間。關口前移,先症而治,截斷病勢,提前預判病勢發展,及早採取有針對性干預措施,阻斷病情進展。

    (二)重視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但更要重視基礎病的治療。張伯禮說:“我們看到很多病人到了最後不治的階段,往往是基礎病造成的,而並不是病毒感染。因此,感染病毒只是個誘因,一定要重視基礎病的治療。”

    (三)要採取綜合治療,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非常關鍵。西醫在呼吸支持、循環支持方面非常重要,“是保命的”,張伯禮說,“但高熱不退、神昏不清、痰黏不咳、大便不暢、肺部滲出不吸收、正氣明顯虧虛等這些比較棘手的臨床難點問題,通過中西結合,可以有很好的療效。”很多危重症患者年齡大,身體狀況和營養狀況不好,通過扶正祛邪,祛除外邪時同時保護病人的正氣,一人一策,對症治療,採用“通、清、托”多種方法,挽救了很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