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海角片羽)兩岸四地一學者
(老陳尋味天下)鹹酸菜炒牛歡喜
(山谷小島通信舍)在一棵肖楠木下
(四方聽音)澀谷系
(衆藝館)暗場也是戲
(胭脂齋)一束花的雜思
(時光迴輪)連 結
(筆雯集)二零易生?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朱砂痣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月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海角片羽)兩岸四地一學者

賀越明

兩岸四地一學者

    去年年中的一天,在上海唸高中的表外甥打算寫分析郁達夫散文的文章,說是佔畢業的語文成績不小比重,向我討教應從何處落筆。這可把我難住了,忽然想到黃維樑教授的大著提過郁氏作品,便在電話上向居住深圳的他求助,並蒙他允諾約定時間對小孩予以指點。得到名家熱心點撥,遠超表外甥的期望,自是喜出望外,心滿意足。

    有幸結識黃教授,是二○一三年十月中旬,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壽桐教授在葡京酒店安排的餐會上。雖是初見,但我對他的大名早已熟悉。事緣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半期,我給香港《華人》月刊寫時評,收到的贈刊上,常見署名黃維樑的大作,所以可說對他“神交”已久。那天由朱教授居間,相談甚洽。沒過幾天,即蒙黃教授贈送《中西新舊的交匯》一書。這是他的文學評論選集,分為詩話詞話研究和古代詩歌選釋、《文心雕龍》及其應用、五四以來的中華文學、文化評論等四輯,貫通古今,旁及西域。拜讀之下,不能不令人感嘆學貫中西,厚積薄發。

    該年年底,又獲黃教授贈以《迎接華年》。這部散文集有不少回憶篇什,可以看作他對學術生涯的回顧和小結。他生長在香港,一九六九年從新亞書院中文系畢業,遂赴美留學,在俄亥俄大學獲博士學位,一九七六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任教二十餘年,是元老級教授。後應邀赴台灣擔任佛光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客座教授,再回內地在四川大學等高校任講座教授。到我“識荊”時,他已在澳門大學當客座教授一年有餘。

    作為知名學者,黃教授學富五車,融匯中西,著述甚豐,還曾在美國的大學當過副教授,又身兼幾個香港文學社團的領導職務,退休後時常獲邀到各地講學,卻並無那種莫測高深的權威架勢。他的言談作派,就像其筆下的文化散文,情感與文采融合,給人以如晤良師如沐春風之感。

    二○一七年十月上旬,港澳台一些媒體人、文化人應邀組成“名家看廣西”團隊,前往當地幾處旅遊名勝採風,我與黃教授在這個團裏不期而遇,彼此欣然。記得抵達陽朔不久,去到遇龍河的興坪碼頭,二人一組,分別乘坐由十來根竹子捆成的竹筏,遊覽這條有“小灕江”美稱的灕江支流。河面好似處於封閉狀態,兩岸樹林竹叢,四處萬籟俱寂,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大概觸景生情,忽然聽得黃教授在竹筏上引吭高歌《我的太陽》。真沒想到,他竟有一副能唱美聲的好嗓子!由此,全團都領略到這位學者熱愛生活、多才多藝的一面。

    前年四月,又收到黃維樑教授的新著《大灣區敲打樂》,一如其過往的文化散文,學術與生活相容,哲理與趣味並存。書名雖是“大灣區”,但他卻在兩岸四地履行過教職,有這樣獨特經歷的人文學者罕見。

    賀越明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