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8版:消費熱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Swatch聖誕版 走進瑞士小木屋
Supreme × 小嶋商店 弘日本傳統工藝
ASICS NOVABLAST 3 跑出自信活力
老蛙新鏡價平便攜 星空風景之選
努比亞新旗艦機 秒拍星軌
照鏡瘦身?
Lenovo多功能檯燈“周身刀”
貨真價實 國貨取勝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貨真價實 國貨取勝

仙 迪

    貨真價實  國貨取勝

    保時捷早前在網絡上售賣一款連刀柄部分都是不鏽鋼的一體式中國菜刀,售價高達一千七百元人民幣,一把菜刀賣上千,該新聞很快上了熱搜。網友紛紛笑說“買車送刀?出問題能不能拿着菜刀去店理論”、“我肯定是擺在家裡面用來看的”、“切的肉應該都是香的”……

    之所以一把菜刀都能賣得昂貴,是否有任何過人之處?有評論認為,國外品牌在國內賣高價早就有之,很多理智的人,把這個玩法叫做收割智商稅。比如之前蘋果在賣一塊一百多元的擦屏布,以及蘋果一直在賣的那種幾百元的手機殼,原本也就是貼個品牌,找個中國工廠代工,如是者,一下子成為了爆款。

    以往,部分國人盲目崇拜海外品牌,導致一些日常商品到了國內居然被賣出了奢侈品的感覺。比如因為加拿大羽絨服在國內賣很貴,所以,一雙普通的加拿大鵝的鞋定價也可以高達上萬元人民幣。

    相較於過去盲目追捧高價海外品牌、心甘情願被“收割智商稅”,日趨理性的消費者開始熱衷起物美價廉的國貨,尤其年輕一代,也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國貨。一些品牌甚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國外刮起了一陣中國風,國貨崛起,讓“中國製造”這四個大字也有了更特別的意義。

    不在乎產品本身的品質,只是走表面功夫進行低價策略或強行高端化,是很多新銳品牌失敗的原因。畢竟,沒人喜歡低價但劣質的產品,也沒人願意被名不副實的高價格割韭菜。新消費賽道再新,也要回歸“貨真+價實”的商業本質,也許,國貨就是憑藉這點實力取勝。

    仙    迪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