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解放軍71戰機大舉巡台
美軍機今年赴南海偵察近六百架次
中方:無中生有蓄意中傷
王毅有計劃訪韓?
今年再有五國與華共建“帶路”
流光溢彩
人氣回升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美軍機今年赴南海偵察近六百架次

    美軍機今年赴南海偵察近六百架次

    【本報訊】據環球網廿六日消息: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廿五日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台(SCSPI)的數據報道稱,二○二二年一月到十一月,美國大型偵察機赴南海偵察近六百架次。中國軍事專家認為,這一數字雖然比二○二一年的統計數字有所降低,但美軍仍是南海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中國要防好,更要做好更多飛出去的準備。

    七月動作最密集

    《南華早報》網站報道稱,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的資料顯示,美國從一月至十一月派出五百八十九架次大型軍機,在南海上空進行近距離情報收集。十二月的飛行資料尚未公佈,美國去年十二月派出四十七架次大型偵察機在南海地區巡邏。

    報道稱,最新的偵察飛行發生在今年十二月廿一日,三架P-8A反潛巡邏機、一架E-3G預警機以及一架RC-135V偵察機分別從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和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起飛,在台海和南海地區進行頻繁的偵察活動。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今年三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二○二一年美國大型偵察機在南海上空進行大約一千二百次近距離間諜飛行。從這個數字來看,今年頻次降低。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廿五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可能和俄烏衝突有關,美國把大量偵察力量派往歐洲,在東歐、黑海上空執行偵察任務,在亞太的偵察頻次有所降低。另外,不排除在南海有更多偵察行動由防務承包商的飛機執行的可能性。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統計的機型主要集中在美軍方的RC-135系列、EP-3E、RQ-4、P-8A和E-3等大型平台,而防務承包商通常使用較小型的偵察機。

    中國光防還不夠

    張學峰認為,解放軍對美方相關抵近偵察進行了有效監控和攔截,嚴防這些飛機向我領空逼近,嚴防其對我正常訓練艦機進行干擾,嚴防其對我情報進行有效偵察。

    張學峰表示,從長期國際軍事實踐以及國際法角度來看,無論是大國如當年的蘇聯,還是小國,在和平時期都很難完全避免、阻止別國偵察機在本國周邊的抵近偵察飛行。不進領空不擊落,是迄今為止和平時期海空鬥爭的基本規則。因此,從世界海空鬥爭來看,中國光“防”還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除了要防止美國偵察機飛進來,也必須作好飛出去的準備。來而無往非禮也。以前,中國大型長航時平台比較少,飛機“腿”短。特別是中國在遠離大陸的區域沒有屬於自己的基地,飛出去的難度,顯然要比美國更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