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過載
我們處於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還記得讀初中時買的手機,容量才六十四MB,想在手機裏多放幾首歌都不行。現在,手機動不動就下載了幾百首歌,甚至如果用流媒體聽歌,都不用怎麼考慮到容量的問題,信息保存和傳輸的量都大大提高了。
同時,我們也成為了信息過載症的患者。畢竟,過往的人從來沒有應對過數量如此之大的信息的經驗。在一九四九年,信息論的創始人克勞德 · 夏農所想像出來的最大的信息倉庫,也只是美國國會圖書館。而今天互聯網的信息之大,已經遠超前人的想像了。
電郵、即時通信、社交媒體、視頻平台,信息無處不在,隨手按幾下,新鮮出爐的信息送到你的手上。我們面對着遠古祖先未曾遇到的困境。社交平台上,幾分鐘獲得的“讚”比你在現實朋友中得到的要多,還有那些經過精心打造的燈光、妝容和“百萬修圖師”妙手修圖的照片,迷住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的大腦,從未曾學會如何適應這些令人着迷的“完美”。
我們瘋狂地被信息源充斥着,但這麼多的信息,除了耗盡認知資源之外,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幫助。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提供者,信息的量瘋狂增長,但意義卻越來越小。我們好像看了很多信息,但卻什麼用都沒有。
要解決信息焦慮,避免被信息源牽着走,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管理能力,區分哪些是有益的信息源,哪些是可以屏蔽掉的。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說過:“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一個過着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