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優化防控非完全不防
【本報駐北京記者王維七日電】針對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狀態需要哪些基本條件?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今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說,對病毒和疾病認識的進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藥物的供給,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復疫情前生活狀態的一些條件,或者是關鍵要素。
新冠病毒更溫和
梁萬年指出,當前,新冠病毒的毒力在明顯下降,傳播力在增強,無症狀和輕症感染者的比例高,重症和死亡的比例與原始株及德爾塔株相比明顯下降,也就是說,目前的病毒更加“溫和”了。
據介紹,在疫苗普及方面,目前,我國具有較高的接種疫苗覆蓋率,但老年人群接種的覆蓋率還不夠理想。眾多的研究顯示,無論何種疫苗,都可以有效降重症、防死亡。
所以,加強針的接種,對於防止重症和防止死亡的保護力度將會更好。
在有效治療藥物方面。我國已經具備了包括中藥、西藥,在西藥上比如國產的小分子口服藥物、抗體藥物等,具備了生產供給的能力。並已經形成了一套運行暢通的應急指揮體系和協同機制;具備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和應急隊伍,特別是基層的防控和治理體系,經過三年疫情防控的磨煉,已經得到了優化和能力的提升。
梁萬年還指出,當前,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病毒的變異、重症和死亡的情況,要嚴防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等問題。
主動優化非被動
梁萬年指出,這次的優化並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是主動的優化而不是被動的,是針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病毒變異株特點、疫情流行特徵,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對現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評價,特別是對二十條實施以後,地方的有益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等因素,綜合考慮所作出的。
他指出,優化後的防控措施將更好地適應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和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新特點,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更高效地利用防控資源,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