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陳榮煉被控八十三項刑事罪
德晉賭底面否證人說法各異
滄海遺珠
司警局籲防假冒社交帳戶
新聞特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特搜

新聞特搜

    預約系統應簡化

    核檢通關便大家

    不明網址勿點擊

    提及個資須警惕

    △本澳連日來陸續出現輸入及關聯個案,衛生當局劃分重點人群區域,要求共軌人士進行“五日四檢”等高強度核酸檢測。唯讀者反映,日前懷疑因預約時選錯人群類別,被核檢站的外籍保安拒諸門外,經一番雞同鴨講後,最終即場透過二維碼重新預約,方可順利完成檢測。

    當局“優化”預約系統,將其分成“通關用付費核酸”、“重點工作人群”、“疑似症狀人士”及“特定風險人士”等四大類別。

    但讀者認為,細化人群類別未能做到真正便民,防疫三年間,健康碼成為居民出行必需品,其系統理應逐步簡化,自動歸類,而非細化人群,分類預防。

    未來,系統更應進一步整合為完成採樣人士,無分人群,其結果均可作為通關之用,方是便民利民之舉。

    △警方近期公佈的多宗案件,都涉及點擊網址或下載電話軟件,當中以裸聊勒索較為常見。騙徒透過釣魚網站或木馬程式,套取事主電話或電腦內的資料,從而實施勒索或詐騙,故此居民收到不明來歷的網址連結時,應小心為上,切勿輕易點擊,以免個人資料外洩。

    就近日幾宗案件,事主收到騙徒提供的網站連結,輸入個人資料後網站便再無“動靜”,但實際上電話內的通訊錄已被對方取得,隨後再遊說事主裸聊,最終以通訊錄及裸聊片段截圖勒索。

    居民在使用電話或電腦上網時,如果收到不明來歷的連結,便應打醒十二分精神,切勿隨意點擊。鑑於近年社交帳戶盜用情況多發,即使友人發來的網址亦應再三查證,確保個人資料安全。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