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內地客優惠研延伸海外客
羅司:海域規劃難發展經濟
勞局:十月底外僱十五萬
社諮委:街市執法宜透明
婦聯促優化媽閣樞紐無障設施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勞局:十月底外僱十五萬



黃志雄等官員列席口質大會,回答議員提問。

    較疫情前減四萬人

    勞局:十月底外僱十五萬

    【本報消息】議員高天賜昨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有何具體措施減少外僱,勞工事務局長黃志雄表示,截至今年十月底,外地僱員人數有十五萬三千多人,與二○二○年一月底新冠疫情前比較,外僱人數減少約四萬人,當中非專業外僱減少約三萬人。

    黃志雄表示,勞工局恪守特區政府輸入勞動力僅為臨時補充本地人力資源不足的政策,確保本地僱員的勞動權益不受損;在任何情況下,對於本地居民有意向及具條件擔任的職位,企業必須優先聘用本地居民。

    做好配對就職

    勞工局會致力做好有關就業對接工作,採取各類就業支援措施致力協助本地居民就業,截至十一月廿一日,當局舉辦行業專場配對會、休閒企業配對會及大型招聘會合共一百二十八場次,結合恆常線上線下配對措施,累計協助五千七百六十二人次就業,已超過去年全年經當局協助成功就業的總人數。

    勞工局代副局長李麗瓊表示,今年第三季與二○一九年底相比,由於博彩業結構調整,外僱減幅較大的是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減少約七千三百人;教育業的就業居民,在第三季期內增加近三成。

    正視精神健康

    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大會上,議員高天賜、謝誓宏、李良汪、林宇滔、梁鴻細、梁安琪、梁孫旭、高錦輝、陳浩星關注本澳居民、僱員的精神健康問題,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代主任郭偉德表示,政府十分關注澳門居民的精神心理健康,但有關問題具隱蔽性,未必是長者,不排除有居民對自身的精神健康認識不足,不懂如何求助,增加自殺機會。他又提到,當居民遇到困難及阻礙時,或產生心理及情緒問題,家人朋友的互相支援好重要,當局亦會盡力提供服務。

    現時不僅在精神科或心理治療師出現人手短缺問題,在部分的衛生服務都出現“退休潮”。近兩年,精神科亦有醫生流失,希望加強“新血”培訓,包括心理治療師及醫生,但需要幾年才能補充有關流失。

    被問及現時心理治療的排期時,郭偉德表示,不論複診或新症,爭取維持在四至八周,除了有特別情況,會即時作調度及緊急安排。社區精神衛生服務十分重要,但由於涉及人手問題,有關服務提供非單一專業,需要包括醫護、社工多方面人員互相配合,才能提供服務。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