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提督馬路千米長街看百載浮沉
九二共識圖展回眸卅載光影
江澳文創路演對接促品牌合作
新期照顧者津貼接受申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2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提督馬路千米長街看百載浮沉



提督馬路正是由罅些喇提督開闢,故後來以之命名。


提督馬路昔日不時見人、牛及車爭路。


七十年代製造業發展,幾乎整條提督馬路都是五金、木材欄等。


    提督馬路千米長街看百載浮沉

    曾是海漫之地的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是今天澳門主要幹道之一,見證澳門工業及造船業百年浮沉。

    葡兵佔漁村闢路

    提督馬路開闢前,約在蓮峰球場至連勝巷一帶有條叫“蘆兜城”的小漁村,先鋒廟就是原先村內的廟宇,後來葡兵佔領漁村,拆寮闢路,鑿山填海,又於山邊建牛房、狗屋、長亭厝莊。至一九二○年代,澳葡政府開闢內港,也從蓮峰球場處開始,逐漸將這條馬路拉直、拓闊並發展起來。

    紀念罅些喇提督

    提督馬路全稱是“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海軍中校罅些喇曾於一九一八年被委任為代理澳門總督,此前他還擔任港務局長、天文台長,為澳門尤其是港口工程建設作出很大貢獻。提督馬路的開闢正是由他進行,後來便用他來命名街道以茲紀念。

    鼎盛期逾卅船廠

    二十世紀初澳門造船業興盛,當時的林茂塘仍是避風塘,諸多船廠店面向大街,後臨海邊沿路而建,鼎盛時期提督馬路上有三十多間船廠。至四十年代行業式微,船廠才陸續遷出、結業,或轉型成五金、建材舖。

    七十年代開始,製造業急速發展,由於貨品需透過內港出口,提督馬路成為設廠首選。適逢此時內地大批移民來澳,為工廠提供充足人手,在工廠帶動下,提督馬路也迎來黃金時期。工廠日夜趕工,貨物不斷運往內港,食肆、商店也陸續開業,街道上車水馬龍,車輛與往牛房的牛隻不時搶路。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