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多地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社論)空間站為港澳提供新舞台
研究:奧密克戎致病力大降
孫春蘭:推動防控持續優化
穗解封煙火氣漸濃
穗增逾六千本土病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空間站為港澳提供新舞台

    空間站為港澳提供新舞台

    北京時間十一月三十日五時四十二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其後進入空間站,與翹盼已久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勝利會師”,一起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裏拍下了一張足以載入史冊的合影。神州十五號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着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完美收官!

    從二○二一年四月起,中國在十九個月內,密集實施十一次發射、兩次飛船返回、七次航天員出艙,四個飛行乘組十二名航天員接續在軌工作,如期完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整個過程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堪稱完美,展現了中國載人航天三十年發展的厚重沉澱與強大實力,跑出了新時代中國航天發展的加速度。

    對於在短短不到兩年內取得的這項歷史性成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季啟明表示,成功首先靠的是中共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其次靠的是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再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始終堅持自立自強、自主創新,突破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部組件和核心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百分之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指出,中國空間站建設速度如此之快,還得益於我們有一個非常合理的頂層設計,避免了在空間站建設過程中出現像蘇聯和美國那樣因為技術路徑反覆更改而“走彎路”。

    中國空間站建成,為港澳同胞提供了大展拳腳的舞台。近期,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全面展開,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此舉在港澳反響熱烈,迄今已有一百多名港澳人士報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日前表示,港澳地區科學水平、教育水平很高,很多大學都有很好的科學方面的研究做法。特別是在醫學生物、信息科學,信息技術方面,港澳科學家都有成果,這也正是空間站在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領域。“我希望,不僅僅有港澳的航天員參加空間站的飛行,也希望有更多的港澳科學家來參加中國空間站的科研工作。”

    周建平指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走過三十年發展歷程,建造了一座處於國際水平的空間站,成為從事空間科學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

    他認為無論是內地科學家,還是港澳科學家,以及其他國家的科學家,都可以利用這個平台開展前沿科學研究。

    無論是在港澳選拔載荷專家,還是未來有更多港澳科學家參與空間站的科研工作,勢必激發港澳科研人員的研究動力,激勵更多港澳青年投身航天事業,助力港澳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港澳競爭力,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