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生活中的文化
“澳門就是與別不同”,這是我們在電視上都能經常聽到的口號,但現實是當筆者問兒子澳門到底哪裡與別不同時,基本上都只能看到他的啞口無言,碰巧那天看到圖書館漂書架上有本文化局出版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是便與兒子商量拿回來閱讀,起初他十分謹慎,生怕文字長篇,讀來吃力。及後看到此書原來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的佈局安排後,便欣然接受。畢竟全書以插畫的形式來呈現,可以讓小朋友更容易,更愉快地了解相對廣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甚至是一些細節,不易為文字表達清楚的實踐方式。過去我們一般大多注意到那些有形的文化遺產,如大三巴、鄭家大屋、崗頂劇院等等,而那些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好像養在深閨的女兒般無法讓人知曉,其實這絶對是一個誤解,反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早已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我們熱氣必備的涼茶,店舖開業常見的舞龍舞獅,外牆維修多見的搭棚,老人家常練的太極拳等等都是鮮活的例子。當我向兒子講述時,他的眼瞪得老大,或許他一直以為文化之所以為文化,是因為其高雅而又遙遠的特性,但其實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文化從來就是來源於生活。而此書正好作為切入點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中的文化,以及其無限的生命力。
熙 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