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圓形地聯通多區車流日增
民眾建澳倡未雨綢繆規劃路網
【本報消息】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今早十一時開通啟用。民眾建澳聯盟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陳茵茵指出,行車天橋首階段落成,應能緩解該區現時部分交通壓力,但考量該地段作為未來連結關閘、新城A區、港珠澳大橋口岸、友誼大橋的主要交匯點,建議當局收集道路使用者對行車天橋的意見,並因應意見及實際交通情況,客觀評估天橋對現時東北區各路段產生的疏導車流能力,及早作出必要調整及優化。
增設標示提醒行車
陳茵茵表示,不少居民樂見行車天橋提前驗收及順利開通,但亦有居民反映,擔憂行車天橋首階段開通後,駕駛人士未必即時適應相關路段,萬一不幸發生交通意外,單行道的行車天橋可能會令該區產生嚴重塞車。建議當局必須做好應對預案,例如可在相關路段加設提醒駕駛人士預早選定車道的告示板,並在行車天橋開通後,結合實際情況,疏理及優化該區各路段交通設施的設置情況,全面理順東北區一帶交通問題。
另外,雖然新城A區現時還在建設中,但她建議當局在現時的行車天橋上,亦可預先加設指示牌標示新城A區的位置,讓道路使用者及早適應行車天橋未來各方位通道,屆時可減少出現混亂情況。
她續稱,友誼圓形地一帶路段,現時在上下班高峰時段,特別下雨天時,經常會出現交通嚴重擠塞,對當區居民造成不便,該路段未來要面對現有的問題外,還有新城A區居民出行需求、港珠澳大橋恢復如常通車後為澳門帶來的旅客量等。因此,她期望當局把握新區現時仍在建設的時間,未雨綢繆,對相關區域的路網制訂綜合交通規劃藍圖,長遠解決未來可預視的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