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遊樂設施 提升居民幸福感
繼水塘公園靠近漁翁街的A區遊樂場重整開放後,林茂兒童遊樂場下周對外開放。再有“新場”啓用,最興奮莫過於小朋友,料開放後必有一番熱鬧,吸引親子“朝聖打卡”。本澳寸土寸金,不少區份兒童休憩區、遊樂設施彌足珍貴,跨區使用兒童遊樂設施的情況漸趨普遍。
政府近年積極回應訴求,陸續新建或翻新多個兒童遊樂設施,為兒童成長構建更好環境。引入不少具挑戰性的遊樂設施,如戶外沙池、飛索等,令過往只得滑梯、韆鞦等設施的傳統公共兒童遊樂場煥然一新。到兒童休憩區設施玩耍,成為不少家庭節假日好去處,共享歡樂時光。
有團體發佈一項“家長對北區公共兒童遊樂設施滿意程度”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者認為北區兒童遊樂場所不足,逾九成受訪家長會帶子女跨區使用兒童遊樂設施,反映對現有北區兒童遊樂設施認受性不足。每當“新場”落成,北區居民多有豔羨,“幾時翻新黑沙環公園、鴨涌河公園?”至於客觀條件比較制約的老區,家長更感似被遺忘。
兒童遊樂設備的翻新或增建,不單帶給小朋友歡樂及不同體驗,更能促進親子溝通、結識朋友。不少設施可鍛煉小朋友的身體協調性及平衡感,於玩樂中學習各類技巧並鍛煉體能。本澳公園及休憩區數量不少,但大多袖珍,遊具單一,且落成多年,設施損耗大,吸引力遠不及觀音像海濱休憩區、氹仔中央公園等,有較大的優化空間。
遊樂是兒童及青少年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疫情下居民對公共設施需求趨增。受條件所限,要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區域騰出更多空間,建設兒童遊樂設施,需要更大的社會共識。但佔地廣的鴨涌河公園、原逸園賽狗場等,都是可活用的場所,有必要加快規劃和翻新。宜聆聽社會聲音,在新發展地段及早規劃較大型的兒童遊樂設施,並推動新建私人屋苑建設平台休憩區和簡單的遊樂設施,平衡需求,有助提升親子關係,從而增加居民幸福感。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