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慎+網購衝擊 零售生意跌兩成
【本報消息】內地大型消費盛事“雙十一”如火如荼預熱中,疫下更加速網購趨勢,實體店經營倍受挑戰。有零售店指網購衝擊線下零售業務,生意同比跌兩成,線上銷售競爭大。另有零售店表示,電消計劃一定程度促進本地線下消費,惟經濟不景,消費低迷。
電商促銷分薄買力
有服飾店負責人表示,網購已非新鮮事,但疫下加速消費者對網購的依賴。由於網店沒有租金、燈油火蠟負擔,價格較低,種類“應有盡有”。現時正值內地、海外大型電商打折季,部分產品因匯率差價變相減價,居民紛乘機採購。如秋冬季來臨,該店在社交平台宣傳新裝並落訂單,有部分熟客會線上預訂線下取貨,但以往大手採購的顧客,今年則“一件起、兩件止”,生意同比跌兩成,料因居民收入減少以及電商促銷影響。電商平台有不少是大品牌,難免會分薄購買力。
以往實體店的優勢是增加顧客信心,以免“貨不對板”,但隨着人們對網購的經驗增加,加上部分店舖提供退貨服務,實體店優勢漸減,坦言實體店經營不容易,成本高、利潤低。同時,受疫情影響出入境政策,部分物流受阻,上新速度較慢。
強化客製售後服務
此外,行業競爭大,結合線上營銷,如社交平台宣傳新款、預購等已成為“標配”。現時更講求價格是否實惠、上新速度是否夠快,且網上有否類似“同款”等。維持經營更要有熟客群支持。可以預見實體店經營只會越來越困難,正考慮開拓更多服務,如代購、直播下單等,以減少庫存壓力。
另有首飾店指出,電商促銷,無疑吸引居民下單,但該店近期因應電消計劃推行,加強線上宣傳並推折扣優惠,有助穩住線下生意。坦言在網購趨勢下,生存空間不斷收窄,現時會多強調“客製化”、售後服務,並不時推折扣款式,才可吸引消費者。疫前有賴經濟好,一些售賣非必需品的零售店舖才有生存空間,但疫下經濟差,居民消費審慎,實體店開銷大,經營面臨挑戰。在大趨勢下,大多實體店已經開通線上銷售和宣傳渠道,並不斷優化產品和宣傳文案內容,務求在眾多同類店舖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