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宮內外的攝影美學
據說疫情封關前,日本書店的攝影類最暢銷書,是一本索爾 · 萊特
(Saul Leiter)的回顧選集《All About Saul Leiter》。驟眼看封面,像是一本關於日本美學的書籍,一頂紅傘,走過雪地,不期然讓人想
到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是日本傳統婚禮的熱門地點,婚禮進行的時候,新娘新郎被神官、女巫等簇擁着,莊重地穿越大院,步伐緩慢如能劇漸漸推近高潮時的壓抑,衆人靜默神色澹盪,就像一場緩緩飄至的春雪。而春雪之間,一頂兩頂艷紅的紙傘,飄在神官、女巫、新娘的白衫上空,我以為這是日本最美的顏色搭配。我自己在東京拍攝最美的照片,也是明治神宮的婚禮。
走進明治神宮的過程就像一個儀式,神道兩旁古木參天,鳥居巍峨,鳥鳴越熾人聲卻越靜,突然你就走進了一個空曠白淨的大院子,廟宇環繞在四周。那是初夏,烈日當空,更照出一地的白茫茫來。
然後就在婚禮隊伍剛過的空蕩磚地上,陽光漲滿了幾乎要從四周的古樹陰影中流溢而出,一個穿着一絲不苟的白衣的神官,大步流星地疾走過我的鏡頭,白衣勝雪。我拍下照片,並賦俳句一首:“敬神如神在,人之子在紅傘下結合,神之子入白茫茫烈日。”
不過索爾 · 萊特拍攝的其實是他熟悉的歐美街道,是顏色的極端和構圖的浮世繪化,令我們有了很日本的聯想。不過,浮世繪的日本風情,或者艷麗的色彩碰撞,也許是日本這個形式主義大國的最表皮的包裝紙,看過羅蘭巴特《符號帝國》就知道,日本是要一層層剝洋蔥地抵達的——即使最後抵達的是虛無。
有一本書更能說明日本的這種美學魅力的,那就是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這本對日本最隱秘的美學絲絲入扣描摹的隨筆,追求的是微弱的、沉澱的、間接的、悠然幽然之美,同時帶有日本俳句的驚鴻一瞥。
索爾 · 萊特說過:“一扇被雨點淋漓包裹的窗戶,比一個名人的照片更吸引我。”因為前者說故事,而且以博爾赫斯、或者博爾赫斯翻譯的東方小說的形式說故事。這是《源氏物語》插圖常見的,紙門、重檐、屋頂,似乎比源氏和他的女人們更值得描繪,曲曲折折之間才轉向他們重重疊疊的和服,轉向那被徹底掩蓋的肉體。這也是一種“遠”的審美法。
現在日本開關了,日圓跌到最低點,機票的漲幅也還可以接受,這一個遠方國度,又要和我們貼近了,就像壓縮了景深之後的一副浮世繪——話說,我還沒有用過長鏡頭拍攝日本呢。
圖/文:廖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