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雖千萬人,吾往矣”
典出《孟子》曾激勵無數志士仁人
二十大報告傳遞華開放新信號
二十大各代表團續分組討論
二十大續吹反腐衝鋒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二十大報告傳遞華開放新信號



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前,工作人員、志願者和觀眾在收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 代表大會開幕會。(新華社)

    二十大報告傳遞華開放新信號

    【中新社北京十九日電】中國開放政策將走向何方?中共二十大報告中的三個新提法值得關注。

    首提“制度型開放”

    其一,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是“制度型開放”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經過十年發展,中國現在已基本具備制度型開放的條件和環境,這是中共二十大要求穩步擴大這一更高層次的開放的最重要基礎。

    在魏建國看來,今後中國擴大制度型開放料將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不斷縮減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落實競爭中性原則等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與世界先進規則、規制等接軌;另一方面,在開展國際經貿合作過程中,推動那些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中國管理、中國標準等“走出去”。

    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其二,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貿易強國,與十九大報告相比多了“加快”二字。

    時下,中國已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連續五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二○二一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連續跨過五萬億、六萬億美元兩大關口,達到歷史高點。從前八個月同比增速達到百分之十點一來看,今年全年中國外貿總額再創歷史新高幾無懸念。

    但與此同時,受疫情、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產業鏈供應鏈時有梗阻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前景堪憂。

    分析人士認為,對中國而言,解決貿易“大而不強”問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這正是中共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背景之一。

    據最新數據,中國已與廿六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十九個自由貿易協定,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以及《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的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

    魏建國稱,預計今後中國將與更多有意願的貿易夥伴商簽更高水平的自貿協定,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零關稅比例,讓自貿協定更好惠及中國外貿。

    維護多元穩定關係

    其三,報告提及“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這在黨代會報告中尚屬首次。

    目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經歷巨大變革。一方面,多極化勢頭日益明顯。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報告,未來除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外,新興經濟體實力將加速崛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地位中更加重要。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有能力運用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塑造有利於發展的外部環境。今後中國料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互利合作,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