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國際成績看正規教育成果
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成立以來,貫徹落實“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理念,積極推動人才培育的工作。特別是近十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澳門特區政府與教育界共同努力下,攜手共進,以追求優質教育為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澳門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教育制度不斷完善。為配合《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的實施,二○一一年特區政府更公佈《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二○一一——二○二○年)》,為教育事業的十年發展建立了具體方向和發展藍圖,當中訂定重要措施包括: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免費教育和義務教育、培養有能力面向未來的學生、建設專業精湛的師資隊伍、加快小班制的實施、優化課程與教學改革、強化教育品質保障、積極發展持續教育、擴大教育開放和區域合作。
私校教師更有保障。二○一二年頒佈《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提升和保障了教師的福利待遇,為建設穩定及專業精湛的師資隊伍創造條件。具有師範學歷的教學人員比率從二○一一/一二學年約81.7%提升至二○二一/二二學年約97.0%,二○二一/二二學年近97.5%的教學人員具學士、高等專科或以上學歷。
師資水平不斷提升。配合“私框”的實施,特區政府於二○一八年公佈《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審核準則》,推動教學人員有系統地規劃其專業發展。參與專業發展活動的教學人員由二○一八/一九學年的約一萬五千人次,增加至二○二一/二二學年的超過三萬二千五百人次。此外,自二○一五/一六學年起每學年頒發卓越表現教師榮譽,二○一七年頒佈《教學人員專業準則》,鼓勵教學人員為教育事業追求卓越,樹立專業形象。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持續開展骨幹教師培訓及各類專業發展活動,加大校長及學校中、高層儲備人才培訓的力度,開辦新教師的入職培訓課程,持續實施“教學設計獎勵計劃”、“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千名教師精英培訓計劃”等,在學校營造相互觀課的文化和開展教學研討的風氣。
學校課程品質不斷提升。因應學生需要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特區政府積極從制度上推動課程改革與發展,實施“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以全面均衡作為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將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體育、視覺藝術、音樂等科目列為學生必修課程。同時,將餘暇活動納入課程計劃中,發展學生個性潛能。在培養學生傳統學科知識技能等基本素養的同時,也培養他們成為愛國愛澳、遵紀守法,具備創意創新、健康人生、藝術審美等軟實力的新一代人才。(上)
澳門中華教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