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匯率降運費未調 物價相對穩定
(一家之言)調整策略 迎旅業新常態
黃金周零售生意增三成
澳人幣存款976億升46%
張權破痛油 借一站式走出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調整策略 迎旅業新常態

春耕

(一家之言)調整策略   迎旅業新常態

    今年國慶黃金周在疫情陰霾下圓滿結束,儘管內地提倡原地過節,但本澳官方數據顯示,期間日均旅客逾二點六萬人次,略優於預期的二點五萬,反映內地出遊熱情猶在,祇是疫情及防疫因素限制,令旅遊業復甦春天姍姍來遲。

    內地疫情反覆,不僅影響澳門旅遊業,連內地的境內旅遊熱潮也備受考驗。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黃金周七天,全國國內旅客出遊四點二二億人次,按年減逾一成八,按可比口徑恢復至一九年同期的六成;國內旅遊收入二千八百多億元人民幣,按年減逾兩成六,恢復至一九年同期的四成四。

    上述數據至少反映兩個重要實況:一是內地疫情封控措施以及提倡原地過節的政策引導,影響內地居民假期出遊熱情;二是旅遊收入跌幅大於旅客量跌幅,顯示旅客人均消費下降。

    更深層次的是內地經濟增長放緩,開始在內需消費層面上顯現,畢竟旅遊消費屬非必要開支,一旦經濟、收入波動,首先削減非必要消費。

    疫情爆發至今,受封控措施影響,內地客源佔本澳總體旅客比例進一步升至九成,旅客量及消費力影響本澳博彩旅遊業的復甦進程。社會普遍期望即將恢復的內地居民赴澳自由行電子簽註及團隊遊,可帶動旅客回升,甚至重上日均四萬客次,恢復至一九年同期的四成。但從黃金周國內旅遊收入變化可以預期,訪澳旅客消費力難免受影響。

    疫前本澳不少旅遊元素瞄準具較高消費力的中高端旅客,疫情持續近三年,相關旅客大減,加上內地經濟放緩、居民消費心態趨於理性等因素影響,旅客消費力有所下降。近年已有企業因應市場環境改變,積極開發價廉物美的餐飲、旅遊產品;博企也調整路線,主攻大眾客源市場。有見及此,本澳重新編製的團隊遊,既要兼顧市場需要,也要顧及旅客實際消費能力,以達兩全其美。其他本澳旅遊產品須因應客源消費力變化而調整,共同迎接疫後旅遊業新常態。

    春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