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公用設施十七地逾廿萬平方米
地下街住宅裙樓建門戶商圈
城規詳規法頒佈五年後可檢討
東區-2打造多元出行交通體系
堤岸防洪二百年一遇標準更高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地下街住宅裙樓建門戶商圈



地下商業街及文創街區模擬圖

    地下街住宅裙樓建門戶商圈

    東區-2詳規諮詢文本提出,東區-2以獨立用地、住宅裙樓和地下空間為主要開發模式,以配合推動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加強商業空間發展條件。擬在三個輕軌站地下打造全天候地下商業街,提供多元複合的商業服務;住宅裙樓亦會配套商業空間,支持中小企發展。

    輕軌站地下商業街

    根據諮詢文本,東區-2共有三幅獨立C1類商業用地,主要集中在南片區,用地總面積約一點五萬平方米,佔區內用地面積約百分之○點九。獨立商業用地結合濱海綠廊及文化設施用地,打造綜合多元發展的街區。商業用地結合文化設施用地形成產業集中區,尤其提供零售、餐飲、文創服務、文化休閒、旅遊娛樂和會議展覽用途等複合功能,並配合西南側濱海綠化空間,形成濱水歷史旅遊軸帶重要節點。在住宅裙樓配套商業空間,以服務居住社區的配套式商業設施為主,包括零售、教育培訓等,形成社區商業,支持中小企發展。

    商業系統多元複合

    東區-2貫徹公共交通導向發展(TOD)開發理念,加強輕軌站點周邊地下人行通道佈局,為區內打造全天候、廣連接的地下慢行系統。以三處輕軌站為中心,透過地下通廊連接不同地段的地下空間,善用地下空間發展商業,形成地下商業街,並透過地上及地下連結,提供有系統且多元複合的商業服務系統。

    東區-2定位宜居區

    東區-2三大發展定位之一為“門戶商圈”,冀借助港珠澳大橋的橋頭經濟作用,打造門戶商圈;支持中小企發展,推動融入大灣區。城規委員高岸聲關注區內僅有三幅獨立商業用地,能否支撐門戶商圈的定位?工務局副局長麥達堯表示,東區-2定位是宜居社區,土地用途主要是住宅,同時需配合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做“東門戶”,因此有一定商業面積。除了三幅獨立商業用地外,住宅群樓和地下街亦用作商業用途,其中地下街商業面積近十二萬平方米,希望推動輕軌配合商業的模式發展,未來輕軌站附近的人口密度及商業空間比例較高,從而推動門戶商圈建設。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