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早期的龍舟競渡
端午龍舟競渡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風俗體育,最初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舉行的祭祀活動,經過不同年代和地區舉行形式的演變,不少地方舉行的龍舟競渡已轉變為傳統體育或保留具有地方色彩的風俗體育活動。澳門舉行的龍舟競渡源於何時?只能通過少數留存的資料回顧。
澳門地處沿海,早期漁業發達,漁民聚居澳門半島及離島,靠近海邊所建的廟宇大多與漁民有很大關係。路環譚公廟建於同治年間,距今已有百多年,內存用鯨骨刻成的龍舟,相傳建廟之初漁民送出鯨骨供奉於廟內,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刻成龍舟,成為鎮廟之寶;另一塊鯨骨則於九十年代同樣刻成龍舟存放於澳門海事博物館內。
上世紀初汪兆鏞的《澳門雜詩》就有描寫端午節,如遇風急浪高不宜作龍舟競渡,人們用金紙剪成龍舟形狀,並在其上點燃燭光在街上舞動巡行賀節。
一八七四年七月六日申報刊登了一則消息,“今歲澳門之華人於葡節日競龍舟,各船戶無不升旗賀節,熱鬧異常。……而一艘忽覆,船中人盡付波臣,死者十有二人。”
從上可見,澳門早已存在深厚的龍舟文化。還可看到早期每年都在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因應當時澳門葡人節慶的需要,在端午節以外的時間也會舉行龍舟競渡。早期的龍舟競渡主要由漁民參與。
梁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