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工銀青協系列活動祝國慶
民眾建澳率團考察桂智慧樓管
行山做足準備免生意外
國際青少藝術賽音樂會周五舉行
容會體驗馬術祝國慶
莆仙兩會重陽祭拜媽祖祈退疫
禪城旅協訪兩導遊團體拓合作
濠江青商野外定向釋壓
福清青年會會員活動加強凝聚力
婦體會瑜伽工作坊助紓壓
智耆之友特援金捐助會員
頌缽工作坊報名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行山做足準備免生意外

悅 鳴

    行山做足準備免生意外

    昨日重陽節,除掃墓祭祖外,不少居民按照風俗登高秋遊。然登高看似輕鬆寫意,實際亦有風險。登高、行山者除要做好充足準備,更要量力而為,避免樂極生悲。

    疫情持續近三年,假日行山、登高已成居民一大好去處,行山運動看似門檻低,但亦講求體能與耐力。行山者事前應做好周全準備,如規劃好行程,帶備必需的物品和足夠的水和食物,電量足夠的通訊設備更必不可少。

    踏入秋季,秋高氣爽,正是登高行山好時節,尤以昨日重陽所見,澳門松山,氹仔大、小潭山,路環多條行山徑遊人絡繹,然山徑大多沒有欄杆,人多時應注意禮讓,切忌貪一時之快“爬頭”,釀成不必要意外。

    天氣等自然條件亦應考慮在內,雖然踏入十月,雨水和颱風等惡劣天氣較少,但行山者出發前亦應留意天氣變化,必要時調整或取消行程。有留意新聞都知道,鄰近地區不時有居民爬山遇着惡劣天氣,受困山上要救護人員營救。

    登高行山,舒展身心,確是都巿人不錯的消閒活動,關鍵要做好準備,量力而為,同時對大自然懷敬畏之心,並應愛惜保護生態環境,方可安全和諧地享受行山樂趣。

    悅   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