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科大:航天拓跨學科研究
高錦輝:澳科研獲肯定
青年學子:為國家航天獻力
人才委:青年人才發揮所長
賽車館引新元素豐富遊客體驗
葡語國藍色經濟網絡研修開班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4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澳科大:航天拓跨學科研究



國家在澳選拔一名載荷專家,極具歷史性意義。 (新華社)


李行偉


澳科大積極深入參與國家空間科學任務


澳門學生到內地感受祖國航天事業發展 (資料圖片)

    校內兩國家級太空科研中心具國際影響力

    澳科大:航天拓跨學科研究

    【本報消息】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表示,欣悉特區政府獲中央支持參與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在澳選拔一名載荷專家,擔任在太空進行空間實驗研究,以及操作空間實驗設備等科研工作。對澳科大的學生、畢業生、科研人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都具備條件申請,無論在哪一個學科領域經訓練後都可以是合適的人選。

    參與深空探測項目

    李行偉指出,澳科大近年來發揮學科與人才優勢,積極深入參與國家空間科學任務,現有兩個與空間科學相關的國家級平台:科技部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航天局澳門太空探索與科學中心,現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太空科學研究中心,高水準國際間太空科學學術交流合作中心,參與所有國家深空探測重大項目,提供所需的科學支撐,形成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年輕研究團隊,在《科學》、《自然》、《自然通訊》、《自然天文》、《自然地球科學》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一系列突破性科學論文,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培養大批航天科研優秀人才。

    實驗人員多符資格

    本次在澳選拔載荷專家,不乏有興趣的澳門青年,因為能夠有機會參與一個歷史性、世界性的一項航天工程,對任何有志於航天科學年輕人都是難得的體驗和挑戰。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大都在三十歲至四十五歲之間,具備相關專業領域知識及博士學位的澳門永久居民,也可以執行是次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的任務。

    未來,澳科大期望能在航天方面開展跨學科研究,如幹細胞實驗、微重力的生物研究及材料研究等。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