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李偉農:十月推千五職位配對
學者:客量帶動 全年賭收500億
永利:旅客多 利好賭收恢復
美高梅夥山東大廈 深化旅遊+
國慶首天 粵主力省內遊
粵發逾億消費券 催谷國慶旺檔
(一家之言)調整節奏 迎活水來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調整節奏 迎活水來

春 耕

    調整節奏   迎活水來

    政府公佈最新一期失業率繼續探頂,本地居民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五點五,反映“六·一八”疫情的後延影響進一步浮面。政府推出多項措施以緩解就業問題,更推出“兩個百億”紓解民困。然而經濟前景不明朗,內需市場難被激活,恢復進度緩慢。多項反映經濟好壞的重要數據指標不如人意,打擊巿場復甦信心,連帶令企業撐下去的決心亦有所動搖。

    最近不少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為減輕疫情的傷害,紛紛縮減發展規模,減慢投資步伐,即使對本澳長遠發展前景抱有信心,但取態明顯轉向保守;欠缺財力的中小企,經營如履薄冰。不同規模的企業疫下經營自身難保,在人員招聘及業務開拓上自然減少減慢;打工仔開工不足甚或飯碗難保,自然捂緊錢包審慎消費,內需疲弱,商戶更難增收,惡性循環不斷迴轉。

    如今中央在政策上釋放利好,放寬旅客來澳的限制,為本澳整體經濟增添活力。近日特首及財爺均大派定心丸,呼籲居民要有信心。

    隨着活水到來,雖然短期內客量難重回昔日高位,但開放活水循序漸進,對澳門小城的恢復以至疫情防控的把關有百利而無一害,更預示着澳門最壞情況終成過去。即使疫情仍有不確定因素,但本澳企業經過近三年的“磨練”,已懂得自我調節經營策略,不盲目憧憬,按部就班走穩每一步。與此同時,更多企業敢於創新求變,務求殺出重圍。

    如近年在內地方興未艾的“盲盒經濟”,瞄準了買家透過體驗獲取娛樂的需求。在“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中,本澳企業亦可“盲盒”一番。如餐飲業,可把多道撚手小菜列為盲盒優惠餐單,讓食客隨機抽出,店方可藉着向食客介紹該菜式的過程增加互動交流,從而讓食客獲得更多體驗。

    疫下近三年,經濟結構以至旅客結構已經過洗牌,老套路再難適用。“停工”多時的旅遊業及關聯行業,應與時俱進,趕緊調整節奏,跟上大隊,才能在活水到來時無縫銜接,如魚得水。

    春  耕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