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傳播的文化元素
廣東新會有“四寶”之說,即一個人(梁啟超)、一棵樹(小鳥天堂的水榕樹)、一張皮(陳皮)、一隻鵝(古井燒鵝)。因此,但凡去新會旅遊者,一般都會參觀梁啟超故居、小鳥天堂與陳皮村,午餐或晚餐通常選擇品嘗古井燒鵝。
古井燒鵝是新會名聞遐邇的美食,其色澤焦紅、皮脆肉嫩、汁液豐富,還散發出淡淡的荔枝香味,現已成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為傳奇的是,作為新會的美食,古井燒鵝在當地還流傳着一段久遠的典故。
相傳七百多年前,南宋與元軍在新會崖門發生海戰,南宋戰敗,丞相陸秀夫背負年僅九歲的少帝趙昺蹈海殉國,十幾萬軍民葬身海底,南宋由此滅亡。其時,一名南宋御廚帶着女兒逃亡到新會銀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其憑藉着宮廷秘製燒鵝的高超手藝,在當地開設了一間燒鵝店,其製作的燒鵝色香味俱全,不久,即遠近聞名。後來,御廚的女兒嫁到銀洲湖東岸的古井鎮,作為秘製燒鵝的傳人,將其父的燒鵝技藝引至古井。自此,古井燒鵝名揚天下,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美味加上傳說,成就了一道新會名菜——古井燒鵝。可是,細加考究,卻也不無疑問。若說南宋御廚在宋朝敗亡後,卻也有可能流落當地民間。但是,現在的古井燒鵝從用料到製作卻顯然並非南宋朝廷所有。
首先,古井燒鵝用的是烏鬃鵝作原料。而烏鬃鵝,又名清遠鵝,原產於廣東省清遠市北江河兩岸。現分佈於粵北、粵中地區和廣州市郊。新會當地居民有飼養烏鬃鵝並用於製作燒鵝的習慣。而作為南宋都城的杭州本地主要出產鴨子,因此,燒鴨在杭州較為普遍。故而,燒鵝是粵菜,而非江浙菜系品種。
其次,古井燒鵝製作時燻烤用的荔枝木也是當地產的。無論是南宋,還是今日,杭州本地從無荔枝樹,故而,不可能用荔枝木燻烤燒鵝或燒鴨。
再次,作為正宗古井燒鵝的非遺傳承人呂柏(恒益)和趙少榮(平香)兩位都是跟隨新會當地廚師學習燒鵝製作技術,並興辦了恒益與平香兩家著名古井燒鵝商號。顯然,無法確認兩位傳人就是那位南宋御廚或其女兒的後人。
因此,古井燒鵝作為新會美食,很有可能是當地自創的。不過,為美食配上一段典故,融入當地發生的重大歷史故事,倒是很好地滿足了美食應有的文化元素。如果說品質是美食傳播的基礎,那麼,文化元素則是美食傳播的翅膀。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