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非一般的偶像電影
來澳門賽車
愈躺平愈快樂
《高平關取級》趙匡胤借人頭的人性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愈躺平愈快樂

黃若洲

    愈躺平愈快樂

    ——談《極樂》中的“躺平主義”

    黃若洲

    早前在二龍喉公園附近某間咖啡室內舉辦了一場讀劇活動,劇目是本地編劇鄒景峰的舞台劇《極樂》,該作品早前入圍友人創作(藝術)劇團的《第一稿——優秀澳門劇本三年孵化計劃》,最近更榮獲台灣“第二屆姚一葦劇本獎”首奬,主要描寫深圳三和人才市場臨時工的生活景況,他們是如何過着朝不保夕的極低成本生活,內容映照出中國在經濟急速發展下的另一面向,乃至對個人生活哲學的反思,作品運用大量地道術語,角色對白富有生活質感,內容貼地,彷彿是一套舞台上的紀錄片,甚具時代意義。

    要看懂《極樂》,先要了解甚麼是“三和大神”,它是生活在深圳華龍區景樂新村附近一群居無定所、以極低成本生活的臨時打工者的統稱,其中的“三和”是指三和人力資源中心,它是個勞動力市場的集散地,有大量求職者長期滯留,他們離鄉別井來找尋工作,當中有些人靠打電動遊戲賺取微薄收入,有些因不敵競爭而迷失方向,更有些是把身份證賣掉被人利用作非法借貸因而無法離開,他們的住宿環境差,吃喝只求果腹,能以極低生活成本生活,形成一個獨特的亞文化群體,之所以稱他們為“大神”,實質是形容他們對生活質素的要求遠低於常人的一種嘲諷。

    《極樂》的故事由劉鵬幫助宋勇搬進景樂新村開始,接着他介紹“做一天玩三天”的規矩,講述住的地方充滿臭味、睡的地方佈滿昆蟲、吃“掛逼麵”、喝“掛逼水”,還描述一個工人如何被釘子插穿腳掌以及工頭的敷衍對待等等,劉鵬不斷解釋其躺平的生活態度以及說明他這樣過生活的理由,外面有許多獅子和豺狼等着要吃他們的肉、飲他們的血,他不想成為別人的消費品,做事何必太認真。宋勇是一個新來報到的工人,他帶着母親的期望來三和找工作,他有明確的目標,希望賺錢回家起樓、結婚、生子,他知道自己終有一日會離開,然而在毫無趣味的生活與無休止的競爭下,他開始體驗到躺平的快樂,既然無法提高自己的生活質素,索性把要求降低,迎合那個環境,開始工作少玩樂多,不想回去那殘酷的現實世界。

    當社會發展至某個程度時,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性會減弱,特別在經濟不景以及勞動力供過於求的時候尤為突出,愈低階層會發覺愈難靠努力去提升生活質素,所有規範、條款、約束皆由既得利益者度身制定,當發覺自己無能力去改變社會時,只好改變自己。在某個層面來說,“躺平主義”是一種反社會行為,既然社會無法給我紅利,我就拒絕成為社會的紅利。

    故事中劉鵬多次講到景樂新村是他們的極樂淨土,然而這個極樂淨土還是敵不過現實世界的殘酷,由於疫情和政策的原因,三和人力資源中心已於二○二○年被拆卸,而那些“大神”們亦被迫去找尋另一個極樂淨土,故事結尾是個開放式的結局,劉鵬和宋勇的命運如何,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

    (觀演場次:二○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下午三時三十分)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