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改善學習障礙老人痴呆
從石排灣的飛機說起
歷盡滄桑的碼頭
爛鬼樓
燈塔松濤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1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改善學習障礙老人痴呆

文、圖:陳力志


圖一、播棋歷史源遠流長


圖三、非洲人玩曼卡拉 (圖片來自 Jogar mancala網絡)


圖二、播棋對啟發兒童學習有裨益


圖五、在亞洲播棋廣泛傳播


圖四、播棋能改善老人痴呆症狀

    改善學習障礙老人痴呆

    ——傳遍九十九國的神奇播棋

    文、圖:陳力志

    背負着航海歷史故事的遊戲或玩具,的確令人感到好奇,Congklak“播棋”就是肩負了這個歷史的使命。這種遊戲所到之處,受到世界各地民眾的喜愛,而且不斷被傳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後來經過專家的研究,這種看似簡單的遊戲,原來包含着培養數學、心算、記憶及心理策略與思維的學問。

    強健補腦增進思考

    在菲律賓其中一個專門講述播棋的網頁Sungka_Plus APK中描述,“Sungka可有效幫助患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及減少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的下降,建議將其作為學習工具,因為它可以增強數學、策略和記憶方面的思維能力”(注)。為了證明這個說法,必需簡單描述播棋的遊戲規則,才能真正了解它的作用。

    播棋經過數千年的傳承及變化,款式及其遊戲方式卻並無太大的變化,長方形的棋盤分為兩列小洞,每列有七小洞,每小洞放七顆棋子,兩個玩家各佔一列。另外,棋盤左右側附有兩大洞,兩方玩家各佔每邊一大洞作為棋子的“倉庫”(圖一)。

    遊戲進行時,兩個玩家可猜拳決定先行者,贏者選擇自己行列中的一小洞取棋子,順時針每洞放一粒,但經過對手(右邊)的大洞時不會放置棋子,直到該名玩者手上的最後一粒棋子,放在一個無棋子的小洞才停止,另一玩者繼續玩下去。

    數學專家論文印證

    在遊戲過程中,必須憑藉快速的心算選擇取小洞的棋子。除了盡快增加自己“倉庫”的數量,盡量延續更長的“話事權”,如此才有機會爭取更多的棋子數量。遊戲結束時,所有棋子已經分別填滿兩大洞,各自取出計算棋子的數量,多者為勝。

    巴西Paraná州立大學一位數學專家兼法學家Celso José dos Santos教授,撰寫了一篇文章《Jogos Africanos e a Educação Matemática: Semeando com a família Mancala》 (《非洲遊戲和數學教育:與曼卡拉家族一起播種》),用了三十四頁詳述在非洲或巴西通過“播棋”遊戲,協助對一些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學生,從遊戲發展成為數學思維(圖二)。

    文章除了介紹這種來自非洲民族遊戲的特性、歷史、哲學思維及規則(圖三)。更強調根據遊戲的本質和數百條規則,可以轉化成為重要的教學工具,而且發展成為數學的邏輯推理方法。

    心理學與人工智能

    荷蘭Maastricht大學助理教授Jeroen Donkers和Jos Uiterwijk,與Drew大學助理教授兼研究員Alexander Johan de Voogt 合作編寫了一篇論文,《Mancala games - Topics in Mathemath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曼卡拉遊戲:數學和人工智能的論題》)。三位學者深入了解及分析播棋遊戲的複雜性,以及在數學方面表現出來的現象及可能性。這種遊戲為跨學科研究提供了機會,除了可以用於發展心理學研究,人工智能專家正在努力將播棋複雜的遊戲方式輸入電腦程式內,就像國際象棋於電子計算機的模式一樣,將來有可能人類與電腦進行博弈。

    Mancala(曼卡拉)是播棋在非洲的名稱,這並非是播棋唯一個的名稱,其實在世界上具有數百種稱號。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因,正因為它在世界傳播廣泛,才有五花八門的名字。

    九十九國八百名稱

    上一篇介紹“播棋”的來源及其歷史的時候,根據考古資料證明,數千年前播棋“出產”於中東約旦,後來傳到當時的文明古國埃及,再發展至非洲與其他國家。播棋進入非洲後,受到民間的喜愛,傳播速度快且廣,所以部分國家或地區的華文名稱也將播棋稱為“非洲棋”(圖四),而Mancara也就是原來的名稱。

    維基百科闡述,根據專家的統計,“播棋”在全世界約有八百個名稱,九十九國家的民眾玩這種遊戲。在此舉出數個較常用的名稱:美國稱為“Kalah”、菲律賓為“Dakon,Ohvalhu或Sungka”、馬來西亞叫“Congkak”、印尼和新加坡叫“Congklak”,而印尼爪哇中部則稱為“Dakon”,加勒比海至非洲西岸稱為“Oware”、泰國稱“Mak Khom”或“Tungkayon”、印度叫“Alaguli Mane”等,不一而足。

    從古至今未入中國

    以上所舉的名稱僅屬“滄海一粟”,其實播棋經過數千年的流傳,不僅產生繁多的名稱,也洐生不同款式的遊戲。日本的播棋“Man chi”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然而,無論任何款式,萬變不離其宗,仍然保持播棋的遊戲規則。這種情況在全球形成了一個系列,在學術上它被稱為“Mancala family”(曼卡拉家族)。但是令人詫異的是該遊戲從古至今沒有傳入中國,所以中國的古今文獻極為缺乏播棋的資料。相反,在東南亞的華僑則較為熟悉(圖五),原因是他們的僑居地流行這種遊戲。

    播棋能夠流行在世界幾乎一百個國家,而且有龐大的“家族”和眾多的名稱,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經過數百年航海時代擴展到各地的遊戲。正如筆者在第一篇所寫的,“跟隨着航海者顛簸的船隻,被帶到亞洲以至美洲大陸”。但是當年哪一個歐洲海洋列強國家,將播棋帶到亞洲和美洲其他國家,至今還是眾說紛紜。此外,澳門作為航海時代的其中一站,“播棋”有沒有“登陸”這個半島?這些問題留待下一篇詳述之。

    (隨着航海浪濤而來的玩具 · 二)    

    注:Sungka為菲律賓語言“播棋”的意思。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