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抗疫關愛包派送延至月底
Fun享文遺活動推廣文遺法
今酷熱空氣不良
深合區政策法律知識賽獎品豐
衛局:續覓合適地點設核檢站
郵電局:電信業發展研究明年出台
(新聞小語)持續改良遊樂設施滿足需求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持續改良遊樂設施滿足需求

夏 耘

    持續改良遊樂設施滿足需求

    疫下居民外遊減少,對本地休憩消閒,特別是面向兒童的遊樂設施需求有增無減。本澳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現有設施、空間長期不能滿足居民需求,部分設施更因使用率較高出現損耗,衍生安全隱患,當局有必要持續檢視使用情況,做好維護,適時優化。

    近年民間社團、居民高度關注傳統休憩區及兒童遊樂區建設,不斷透過各種平台發聲,批評部分設施配置脫節,稍為受歡迎的兒童遊樂區,則經常人滿為患,未能滿足現代社會需求。政府從善如流,盡力覓地增設體育場地及兒童遊樂區,與時並進,提升兒童遊樂質量及新鮮度,增加使用者的樂趣,體現當局對兒童成長的關心和重視。

    小城土地資源有限,面對現實條件制約,大眾只能將目光聚焦在重整和優化現有休憩區上。近幾年,政府先後重整了多個休憩區,如氹仔中央公園、白鴿巢公園、燒灰爐公園等,因其嶄新的設計,獲大眾青睞。受六月份疫情影響而延誤的水塘公園近漁翁街兒童遊樂區,優化工程近日亦基本完成,估計於短期內對外開放。觀乎區內空間擴大不小,配以色彩鮮艷的大型滑梯,以及多項攀爬、滑索等新遊具,視覺上煥然一新,相信開放後會吸引不少兒童遊玩。當局宜優化使用指引,避免讓不同年齡兒童及人士一齊使用,增加設施負荷以致受損。

    去年澳門人口普查資料顯示,○至十四歲少年兒童人口與一一年相比增加逾五成至九萬九千人。當中黑沙環新填海區、祐漢區更是首三位人口多的地區中的兩個,青洲區人口更比十年前上升一點四四倍,顯見各區域對公共設施需求與日俱增。

    社會對休憩區、兒童遊樂區的需求有增無減,惟現有的分佈不均,短期內又難以覓地建新設施,當局應實事求是,不斷優化及改良現有設施,減少居民親子跨區遊樂的情況。使用率越高的設施,越容易損耗,當局應持續檢視使用情況,尤其要做好管理,定期維護,降低使用者受傷風險。未來也要適時更新休憩區,完善分齡設計,滿足不同年齡層兒童和青少年遊樂的需要。

    夏  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