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舊事今説)大三巴趕羊兒
(荆棘與綺夢)當代“逃難式”旅遊
(二弦)讀新聞有感
(四方聽音)黑洞音樂
(感 悟)人生就是這樣
(賭場內外)博企會倒閉嗎?
(板樟堂忘情書)愛情樹
(筆雯集)詩題紅葉的姻緣
(此情可待)聽見街道的潮起潮落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四方聽音)黑洞音樂

李子健

黑洞音樂

    差不多二十年前,英仙座星系團被偵測到聲音,那來自黑洞的聲音頻率遠超人類的聽力範圍,即是說我們根本聽不到那是怎麼樣的聲音。直至今年,我們終於能一聽究竟,美國太空總署運用聲音化的技術,將黑洞聲音升頻至人類可聽範圍後,在五月於網上公開結果,早前又因為在社交媒體分享而引起廣泛報道,點聽率暴升。

    宇宙浩瀚,人類渺小,每逢有新天文發現,都令我們不禁好奇。今時今日,黑洞當然不是新鮮事,記得小時候已聽聞黑洞能將所有東西吸進去,很神秘,令人充滿幻想,現在竟然可以通過聲音接近黑洞,實在叫人興奮。

    雖然我們所聽到的“黑洞混音”並非原汁原味,但都可以感受到聲音中的變化,就好像我們不可能聽到百多年甚至更早以前無數作曲家的原作,但通過他們的曲譜手稿及後人演繹,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音樂的美妙。通過美國太空總署的演繹,那黑洞的聲音像恐怖電影的聲效配樂,也像異端實驗電音般詭異。

    “黑洞混音”只是人類嘗試演繹來自外太空的聲音,應該沒有音樂的構想在其中,但若喜歡“黑洞混音”,又想找類似的音樂,除了影視配樂或異端電音之外,也有嚴肅正統的實驗音樂可供探索。最鮮明的例子是二十世紀開始出現的電聲音樂(electroacoustic music) ,今年碰巧新音樂唱片廠牌Other People推出兩集波蘭電台實驗錄音室曲集《Would It Sound Just As Bad If You Played It Backwards?》,當中不乏黑洞混音般的音樂,實驗性強,故不用擔心被吸進去,走不出來。

    李子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