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火海 浩氣長存
危難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從“火焰藍”到“橄欖綠”,從摩托大軍、志願者到熱心商戶、普通群眾……一場場蹈火出征,一次次愛心接力,展現了山城人民的英雄氣,詮釋了甚麼叫中國人的精氣神。
今個夏天,重慶這個“火爐”特別熱,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高溫。持續高溫乾旱,當地山火頻發,其中縉雲山山火惹人關注。“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中的巴山就是縉雲山。它是重慶文脈的根,王維、杜甫、周敦頤來過,黃炎培、林森、馮玉祥、老舍、田漢在當地留下不朽佳篇;它是重慶的肺,重慶人的“後花園”。
山火發生後,衝在最前面的是來自全國多地的消防員、武警官兵等專業救援力量。他們頂着高溫和烈火鬥爭,不分晝夜連續奮戰。
奔向火場的,還有數不清的志願者。發生火災的地方山路崎嶇甚至無路可通,許多人自發騎着摩托車趕來運送物資和人員。“摩托大軍”中有專業車手,也有外賣騎手、快遞小哥,還有普通市民,其中不少是“九○後”、“○○後”。在連摩托車也上不去的地方,山城兒女肩背手提,手腳並用往上爬,硬是把物資源源不斷送上去。
許多熱心群眾買來水和食物;有的餐廳老闆免費提供盒飯;有的加油站為志願上山的騎手免費加油;有的修理店老闆維修完車後分文不收;有的出租車司機知道乘客是上山幫忙時,直接免單;有的重慶人不能趕去現場,一直在找渠道捐款……
重慶的這場山火救援,有太多的細節讓人動容:“如果前線緊張,有需要我還會去”,這是一個剛被火場草木灰燙過的摩托男孩說的話;一位青年日夜奮戰,為保持清醒就往頭上澆水,並說“我還能多跑幾趟”……正是來自每一位平凡英雄的力量,守護着這座城市,築起萬眾一心的“防火牆”。一位網友動情地說,“那裏本沒有路,是無數志願者的腳步踏出了一條路”,“那路本沒有燈,是無數志願者的頭燈,照亮了重慶兒女用身軀鑄造的防火長城”。
山火撲救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猶記得,二○一九年,澳大利亞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野火災難,持續數月的大火覆蓋了幾乎整個澳洲大陸的三分之一;二○二○年,美國加州山火持續燃燒了近兩個月……重慶缙雲山山火僅用了四天就全部撲滅,又一次雄辯地證明,團結的中國人民戰無不勝!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最樸素、最深沉、最廣泛,也是最強大的情感。無論是十四年抗戰,四萬萬國人以寧死不屈的剛烈,換來了民族獨立;解放戰爭時期,人民的“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抑或是如今重慶山火中志願者頭燈組成的“星光長城”……在每個危難關頭和緊急時刻,總有千千萬萬人站出來。這就是了不起的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