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有朋自雲端來
(老陳尋味天下)續談優之名鵝城
(山谷小島通信舍)小狗家書
(四方聽音)城市之光
(衆藝館)“話劇”之後
(時光迴輪)牽牛
(胭脂齋)你來我往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粽子的鐵律
(筆雯集)追得到未必好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粽子的鐵律

卡 比

粽子的鐵律

    包粽煮粽是心血的結晶、辛勤的勞動,沾醬自然也不能馬虎隨便。若你到澳門的粥店和小吃店去吃粽子,總會聽到客人說:“老闆娘,‘混醬’,唔該!”有些店東,索性把塑料瓶裝着的甜醬、麻醬和白芝麻擱在桌上,讓顧客隨意自添。此等“混醬粽”色彩之斑斕,堪比Jason Pollock 的天價油畫。我在家中愛把粽子與紅糖或帶花香的野生蜂蜜蘸吃,好使綿柔的糯米有清細的口感;蘸花生粉尚可忍受,蘸煉乳、果糖、醬油、辣醬的都是走火入魔。

    沒有餡料的粽子跟沒有鹹蛋黃的月餅一樣,都是耍流氓。每當端午臨近,各種包着鮑參翅肚的“富貴粽”應運而出,主打和牛、黑松露的奢華粽子,光聽名字就提不起食慾。每次跟父親提起想吃粽,翌日家中便有了老字號蘭香閣的粽子。一隻四黃“富貴粽”索價近兩百元,好比奢侈感滿溢的金箔三文治。這些“富貴粽”用料豪邁,五花八門,分量過多,一般的蘆兜葉、竹葉裹不住,只好用上當造的大荷葉,蒸出來反而像一隻打了激素的巨型糯米雞。

    過猶不及,就是粽子的鐵律。紮粽子學問更多了,往後自己去蘭香閣買粽,數百隻粽子高懸如密林,蔚為奇觀,每款粽子的外觀相差無幾,關鍵在於紮結的位置和捆綁的方式,但除了店員誰會記得呢?買回家後只能碰運氣了,心裡惦念的是綠豆粽,蒸好打開後才發現是紅豆,餡料也是不可預知的,有時是雙黃有時是單黃,充滿驚喜和樂趣,也提醒自己不要對美食心存偏執,應當時刻感謝老天爺賞飯吃。

    父親常說“未吃五月粽,寒衣不入籠”,就算現在溫室效應嚴重,我還是堅持先吃粽子,再收起厚被子,如同入夏儀式。

    (粽子 · 二)

    卡    比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