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馬鞍”走偏內港街坊稱“好彩”
“馬鞍”遠離核檢站重啟
林宇滔書質十年防災規劃進度
城市轉型對話會下周二舉行
市署啟應急機制應對“馬鞍”
內港往返灣仔今復航
婦聯促加快開展防洪排澇基建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2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林宇滔書質十年防災規劃進度



議員認為政府“十年防災規劃”“零實際進展”

    林宇滔書質十年防災規劃進度

    【本報消息】議員林宇滔書面質詢促請當局交代十年防災規劃落實進度。他表示,防災減災十年規劃提出多項針對風暴潮的基建項目,除了筷子基至青洲沿岸防洪工程已完工外,其餘抵禦風暴潮的工程項目仍處於規劃階段尚未落實,更沒有工程的時間表和預算。意味着本澳現時抵禦風暴潮的能力,仍與五年前“天鴿”時相若,簡而言之,十三年後,澳門在應對“黑格比”級別風暴潮的防災基建,幾乎仍是“零實際進展”。

    他稱,內港擋潮閘工程於一四年提出至今已八年,但仍停留可行性研究階段,至今無明確時間表和工程預算,書面質詢政府交代會否興建擋潮閘,若擋潮閘興建無期,針對風暴潮的防災基建,政府有否其他後備方案。

    對於政府向立法會透露,外港堤圍優化工程將被新城A區堤堰優化工程及輕軌東線項目灘塗整治工程替代而暫緩。林宇滔質詢有關替代方案何時才能發揮防止外港至東北區一帶免受風暴潮影響的作用,交代兩工程的詳細內容、興建時間表。政府決定在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中採用“兩湖”方案,預計今年第三季展開初步設計招標,促請當局交代清晰預算和工程時間表。

    防災減災十年規劃提出緊急情況下,澳門電網自主供電能力佔日最高負荷達五成,措施包括新建天然氣發電機組,以提升本地發電能力。但根據前年及去年的《澳電年報》披露近年本地發電佔總用電量的比例越來越少。

    林宇滔促請當局交代新天然氣機組工程的進度和時間表,並說明為何近年本地發電的比率逐年下降,何時才能達到“本地緊急發電能力佔日最高負荷達五成”的目標。“規劃”提出要提高澳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措施包括在本地選擇合適地點新建高位水池,但相關高位水池進度及其他高位水池選址至今仍無下文。促請當局解釋高位水池工程進度,以及其他高位水池選址。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