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蓮花廣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門高等教育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
建立領導橫向流動恆常制度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17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澳門高等教育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

許敖敖


本澳高校在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任務中任重道遠

    澳門高等教育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

    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在於以人才培育為己任,推動社會進步,服務經濟發展,它在引領社會前進中起着基礎性作用。澳門高等教育經歷了回歸廿年中迅猛發展階段,緊接着又迎來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新發展機遇。如何緊抓大好時機,乘勢而上,開創澳門高等教育新的黃金廿年?值得認真思考、探究。僅將近期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與讀者分享,冀能拋磚引玉,共同為澳門高等教育的未來建言獻策。

    回顧和梳理:由小變大,從弱走強的黃金廿年。

    澳門回歸,特區成立,造就了澳門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廿年,經歷由小變大,從弱走強,具備了相當規模,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也有長足進步,堪稱滄海變桑田。

    1.澳門現有各類高等院校共十所,涵蓋文憑課程以及學士、碩士、博士不同階段的學位課程,在校學生四萬人左右,高等教育入學率超過95%。澳門已穩定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就業人群中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高於40%(預計還將快速提升),達亞洲地區先進水平,與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相若。

    2.澳門高校的學術研究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其主要標誌是經國家科技部審批,建立了四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研究及其他科技創新範疇均有明顯進步。

    3.兩所主要高校在兩岸四地、在亞洲、乃至世界大學排名中均榜上有名,尤其在年輕大學的排名中位居前列,仍在不斷提升中,逐步進入名校行列。

    以上便是澳門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基礎和起跑線。

    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機遇、新平台和新目標。

    如果說澳門回歸給了澳門高等教育發展首個機遇,那麼幸運的是大灣區和深合區的建設又為澳門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又一個機遇,澳門高等教育發展有了新的目標,必須打造新的平台,實現新的跨越。

    1.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澳門的定位十分明確,作為大灣區的中心城市,要在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走廊中發揮引擎和輻射作用。對於現有科技創新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學的澳門而言,無疑澳門高校必須不負眾望,承擔這一重任。

    2.二○二一年九月,國務院頒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深合區的戰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深合區要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發展現代金融產業等四大產業。面對深合區的核心任務,澳門深感人才和資源的不足。澳門高校應勇於擔當,為發展四大產業作出貢獻。

    3.《方案》更明確地要求,實施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必須高標準建設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的產學研示範基地,構建技術創新與轉化中心,推動深合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的重要支點……”

    建設深合區是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體工程,也是澳門能否成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點。肩負着深合區建設重任的澳門高校,未來建設的重心,應緊緊圍繞深合區的發展,面對新挑戰,擔當新重任。

    4.《方案》是國家任務,建設深合區有明確的路線圖和日程表:二○二四年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二○二九年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二○三五年琴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對此,澳門高等教育有否準備好,在前廿年的基礎上,與深合區同步邁進,在新平台上再造一個黃金廿年呢?

    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策略應與時俱進

    考慮到兩年來,境內外形勢變化很大,不僅大灣區建設在快速推進,尤其是中央頒佈了深合區建設方案,對澳門未來的建設和發展有了更具體、更明確的指引。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策略應與時俱進,進一步豐富和優化。現提出幾點具體建議供研討:

    1.澳門高等教育發展新階段必須堅定走內涵發展之路,應把提高辦學水平、調整優化專業課程結構,作為發展的主旋律。

    內涵發展要緊貼大灣區、深合區建設所需,全力服務於“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前廿年的發展更注重規模、數量的擴大,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科、專業結構和師資隊伍的不斷優化,造成了新發展態勢下,澳門高教的“短板”。現有學科課程設置的不合理,導致所培養的本地人才與社會的需求不能有效匹配,在科技研發和現代製造業領域尤為突出。澳門缺少科技創新人才,雖部分可從境外引進,但終將直接影響本地年輕人的就業,成為困擾社會穩定發展的問題。在調整高校發展策略時,要鼓勵院校增設工程類學科,並在原有學科基礎上加強學科交叉,建立適應澳門發展所需的新學科、新課程,逐步滿足澳門參與大灣區、深合區建設的人才需求。師資隊伍的優劣是衡量院校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老、中、青結合的專職本校的優秀教師隊伍,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始終是一所成熟大學的標誌。期盼澳門高校能在新發展階段中努力完成這一使命。

    2.認真探索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推進經濟適度多元中作用的途徑

    回歸前,澳門無現代科技可言。在特區“科教興澳”方針的驅動下,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澳門的現代科技也在兩所主要大學中同步前進,先後成立了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澳門成為大灣區科技走廊四個中心城市之一,完成了奠基工作。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均屬基礎科學研究,從基礎研究發展為應用科技,再到創新科技產品,不是一蹴而就,而要經過較長的周期,暫時無法直接服務於科技研發和現代製造業。如何分析重點實驗室近幾年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向,從中找出與應用研究相近或具有轉化為科技研發內涵的一些項目或成果,在經費、政策、人才上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持,引導他們快速進入產學研結合,通過研發中心獲得科技產品,直接助力澳門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值得兩所大學深入探討。由於四個實驗室所屬學術領域相差甚遠,可為它們分別選擇能與當前熱點科技快速對接的研究項目,例如智慧城市與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可否把它的進一步建設和發展與澳門智慧城市的建設融為一體;又比如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可發揮它在芯片設計方面的功能,直接融入產學研示範中心的建設之中;至於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它在與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的對接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只要適當調整它的研究方向和項目,完全可在建設世界一流中藥產業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優化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途徑,建設中國特色的醫藥創新研發和轉化平台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建設大灣區和深合區的全過程中,一定要善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資源,充分發揮它們的科技創新作用。

    3.為更好服務於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應考慮增設一批學科交叉的新課程,以創新的課程模式,滿足深合區的人才需求。例如深合區發展的四大產業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涉及多個學科,如傳播學、藝術設計、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管理、商業分析、應用經濟學……與這些學科相應的課程在澳門多所高校中均有設置,且學術水平也不錯。緊貼“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發展的需求,在原有課程基礎上,通過學科交叉,設計一些新的課程十分必要,這些創新的課程完全有可能成為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的新亮點。

    又如,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同樣需要不同學科的交叉(如中醫、中藥、生命科學、藥學……),形成新的課程,不僅可以加速中醫藥品牌工業的發展,同樣也有利於豐富學術研究的創新方向和內涵,提升澳門高等教育的辦學水平。

    一定要做好“高標準建設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的產學研示範基地”這篇關鍵文章

    國務院文件直接點名澳大、科大等院校承擔某項任務尚屬首次,這是國家對澳門高校的信任、激勵和期待,既是為澳門高等教育發展創造了絕好的機遇,更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由於澳門高校缺乏相關的基礎和經驗,決不能把它視作學校的光環及口號,要圓滿完成這項任務,必須作出極其艱辛的努力。

    1.必須充分利用大學原有的優勢科技基礎,以此為契機,向科技研發的應用方向發展。要重視重點實驗室基礎研究的創新作用,加快建設應用科技研發中心和產品孵化中心,使之成為示範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2.必須着力發揮深合區的粵澳深度合作功能,大學要主動與深合區引進的大型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融合性產學研合作。

    3.示範基地是一個人才薈萃的科創中心,應充分發揮示範基地培育優秀專業人才的功能,高等院校可把新學科和交叉學科建在示範基地中,擴大基地在培養工程學科研究人才中的作用。

    4.澳門已有了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唯獨缺少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深合區建設中,最需要的是與產學研結合密切的相關工程中心,建議利用產學研示範基地的建設,恰逢理工學院升格為理工大學的時機,根據深合區發展科技研發與高端製造業的需求,支持理工大學向國家申請一個與深合區製造業發展方向相適應的國家工程中心,既能有效加速深合區的建設,又彌補了澳門高等教育中欠缺工程學科的“短板”。

    5.不能忽視產學研示範基地的建設在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中的重要作用。文旅會展商貿產業與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密切相關,澳門已具備良好基礎,相應的產業在不斷發展中。澳門高校也具備較好的學科、課程基礎,如在基地中實施與相關產業的產學研結合,既可加快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在深合區中的高質量發展,又能優化高校內學科交叉的水平和產生有特色的新學科。澳門高校的發展也可從澳門現有的產業增長中,獲得經費的支持,這是互利共贏、攜手前進的良好契機。

    6.高標準建設產學研示範基地,絕不是幾所院校的事,更有賴於特區政府的引領和給予人才、資源、政策方面的強有力支持,要盡快設立用於示範基地建設的專項基金,給予特別資助,才能確保它在四大產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鼓勵高校積極參與澳門的公眾素質教育活動(尤其青少年的科普教育),高標準打造大灣區科普教育高地。

    科普教育是公眾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科技產業的基礎,極強的基礎性和效益長遠性使它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近幾年,習主席多次在事關科技創新、發展高科技的會議中強調“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好比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不可或缺,不可偏廢。”

    澳門雖然地域小,高校和科研單位少,但回歸以來,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源的配備,廣大專業社團及社會各界的熱情參與,近廿年中,科普教育獲得了較大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與科技創新相比,澳門的科普教育在大灣區城市群中有明顯的優勢,在推動深合區打造成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支點的進程中,與之相應的澳門科普教育亦應更上一層樓,提出與產學研示範基地的建設同步的目標,高標準地打造一個國家級的科普教育示範基地!欣悉今年三月澳門科學館和澳門大學被列入二○二一至二○二五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無疑為澳門科普教育未來的大步前進,開闢了一條前程似錦的發展之路。為此,澳門的高校應深度介入澳門的公眾素質教育活動中,如下幾點想法供參考:

    1.政府部門要善用大學的科研資源和前沿科技平台,加深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融通,豐富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內涵,尤其要學習先進國家的經驗,創造高年級中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參與科學活動的機會,悉心培養他們熱愛科學、勇於探究真理的精神,樹立從事科技事業、產業的理想。他們都是未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新產業的基本成員,關係到澳門的長遠發展。

    2.澳門高校既要主動積極介入澳門社會層面的科普教育活動,又要能深入中小學,因為青少年接受科學教育的主渠道是在課堂上,必須以多樣化形式、有計劃地培訓教師,幫助中小學教師夯實科技基礎,提高STEM教育水平和活動質量,鼓勵更多中學畢業生選讀理工類專業。

    3.澳門科學館作為唯一專業的科學教育單位,要以自身的資源和宗旨,將高校、中小學和熱心科普教育的社團凝聚一起,在中小學的科學教育和社會層面的科普活動中發揮核心和引領作用。

    4.政府主管部門要繼續加大對提高澳門居民公眾素質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經費和人力資源的投入及政策方面的調整,確保把澳門特區居民的科學素質和文化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澳門社會進步的亮點。

    結束語

    本文前面部分是對澳門高等教育廿年來快速發展所打下基礎的回顧和梳理,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傳統理論進行思考,提出一些屬於常規發展的想法。重點在於後面,鑒於建設大灣區、深合區,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目標,以創新驅動的思維提出若干建議,尤其是要高度重視高標準建設產學研示範中心的任務,確信它將成為澳門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平台。如果能創造性地建設示範中心,它將有可能為澳門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鋪設一條金光大道。深合區不僅擴大了澳門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粵澳的深度合作將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造具有澳門特色高等教育帶來“新動力”。若干年後,高度融合的深合區,將給澳門帶來全新的面貌。澳門高等教育也將在經歷了又一個黃金發展的時期後以嶄新的面貌,傲然屹立於全球大學之林。

    澳門科技大學  許敖敖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