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商戶冀電消加碼 救經濟穩信心
居民:物價續升 電消唔見使
澳娛綜合:暑假涼涼 憧憬十·一檔
24小時核檢卡關 旅客恢復慢
葡京人藝術空間開幕
(一家之言)缺乏競爭 5G發展或受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居民:物價續升 電消唔見使

    居民:物價續升  電消唔見使

    【本報消息】“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由今年六月一日推出至今已兩個半月,但不少居民指啟動金及立減優惠已“清零”,部分則用得七七八八。有居民稱電消優惠效用不及過去兩次,最擔心物價飛漲難以生活。也有居民指商戶、金融機構推出的立減優惠“少得可憐”,難引起疊加優惠的效果。

    疫下半薪物價難頂

    居民陳小姐表示,八千元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金額,的確可減輕部分開支壓力,但看似好用,實質“唔見使”,物價升幅大,只是政府視而不見。她舉例,平日習慣購買的麵包,數月前價格每個八元,現時漲至十一元。雖然電消優惠計劃下有政府“找數”,居民花錢“冇咁肉赤”,但金額用盡後,居民仍要面對飛漲的物價。她感嘆疫下開工不足,每月基本半薪,但優惠餘額已經“清零”,不敢想像如何再壓縮開支。希望政府可正視物價飛漲問題,考慮優化電消優惠金額。

    居民黃小姐表示,電消優惠計劃雖可鼓勵資金在本地流轉,減輕居民生活壓力,為本地商戶增加生意機會,但效用不如理想,甚少商戶迎合電消優惠再推疊加優惠,反而助長加價空間。再者,參與電消優惠計劃的金融機構推出的立減優惠“少得可憐”。希望政府在公帑運用上三思,用得其所。面對澳門物價高漲,不排除日後減少在澳消費。坦言近年習慣使用內地網購平台購買日用品,經代收店送貨來澳,即使兩地匯率有差距,但整體價格仍較本地物價便宜。

    每日限額眨眼用完

    居民何女士表示,早前本澳疫情爆發,即使每日基本足不出戶,但偶爾會購買糧食和日常用品,以備不時之需,每次花費數百元,電消優惠餘額如今已用得“七七八八”,未來只能減少不必要開支。認為是次電消優惠計劃比過去兩次用得更快,除購買用品數量增加,最大問題可能是物價太貴,每日限額“眨眼就用完”,希望政府體恤民情,適當推出經援措施救巿,助全澳度過疫情難關。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