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稀土永磁軌道試驗線竣工
【據新華社南昌九日電】中國首條稀土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紅軌”九日在江西興國縣正式竣工,並實現將稀土永磁磁浮技術與空軌技術結合,建成中低速、中低運量的新制式軌道交通系統。
“紅軌”試驗線由江西理工大學牽頭,與江西興國縣人民政府聯合中鐵六院、中鐵工業、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單位共同完成。正線全長約八百米,均為鋼構高架線,磁浮列車採用兩車編組,載客能力為座席三十二個、定員八十八人,最高設計運行速度為八十公里每小時。
當日上午九時三十分,一組紅白相間的空軌列車懸浮在藍色軌道下方,在當地群眾的注視下,緩緩駛出興國縣永豐站,沿站前大道東側綠化帶,一路向北至靜調庫,全線用時約四分鐘。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新生表示,試驗線依托的新型稀土永磁磁浮軌道交通系統由江西理工大學於二○一四年首次提出並牽頭研發,二○二一年由中國中鐵下屬企業承接該技術成果的落地轉化建設工程,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中鐵六院集團總經理陳國棟介紹,“紅軌”擁有獨立的路權,單趟運量不到地鐵運量的一半,但造價僅為地鐵的五分之一,不僅適用於城市、景區、機場接駁、商務中心、特色小鎮等常規環境,在沿江、環湖、海邊、高寒、荒漠等特殊條件下也能大展身手,試驗線的竣工將助力綠色交通與低碳出行。